2009年1月9日星期五

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微調政策徒添混亂

香港教育局終於公佈有關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微調」方案,取消過往一刀切的母語教學政策,並為學校決定教學語言時候提供「彈性」。筆者認為,這樣的政策變動可以說是:「微調」不算微,「彈性」不夠彈。有關改動雖然大幅度改變現行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的劃分,但不少學校仍然被逼非自願地開辦中文教學的班別,也令家長選擇學校時的考慮更為複雜。這樣的微調政策,恐怕只是徒添混亂。為何不簡簡單單,完全撤消政府對中學教學語言的干預,由「市場」的力量來決定呢?

筆者早前的《與其「微調」教學語言 不如廢除強制母語教學》提及到,當局根本不明白香港社會的客觀現實情況,故此硬性規定教學語言,必然會帶來一定的反效果。現在當局終於作出讓步,倡議把有關政策「微調」,實際上根本就是大改,希望能夠盡量補救過去十年所犯的錯誤。然而,當局為了不完全打倒昨天的我,並討好支持母語教學的人士,卻不敢完全放棄強制母語教學,仍然對部份學校的教學語言施以一定的干預,對解決標籤效應的問題的幫助不大。另一方面,雖然當局現在給予部份學校一些彈性,容許它們開辦中英並用的「彈性班」,但無疑這並不能根本地解決問題所在,反而將事情越搞越複雜。

筆者始終認為,對於各間中學教學語言的政策,最理想的做法應該是讓所有學校都有權自行選擇,即是回復主權移交前的自由政策。香港身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應該明白到政府的干預是越少越好。筆者覺得中學教學語言政策也不例外,皆因學校為了自身利益,必然會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假如學校自行分析過後,發現母語教學真是比英語教學能夠使學生的公開試成績明顯理想,自然便會選擇母語教學,根本就用不著當局操心。尤其是現在出生率下降,中學進行汰弱留強的階段,總有一些表現不濟的中學需要停辦,因此在這樣競爭壓力之下,學校必然會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的教學語言政策,使自己學生的表現不比其他學校遜色。

根據筆者的建議,政府將不會對中學採用的教學語言選擇作出任何干預,而政府唯一應該做的,就只是監管學校對教學語言的宣稱是否名副其實,防止有學校「掛羊頭賣狗肉」瞞騙家長,宣稱是英語教學但使用母語教學。這樣的做法,無論對學校、家長及學生均是最為有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各位讀者發表意見,筆者會盡量逐一回應。筆者保留刪除任何涉及粗言人身攻擊嚴重離題或其他不當內容的留言之權利,敬希垂注!

為方便交流討論,以及避免被系統誤判為「垃圾留言」,筆者不太鼓勵讀者以「匿名」身份留言。假如在使用「名稱 / 網址」身份留言時,留空網址一欄出現了「網址含有無效的字元」的錯誤訊息,請以半形空格(按一下spacebar)填寫該欄。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由即日起,所有留言需要經過審核,故未能即時顯示


【目前筆者因事暫停網誌更新,期間留言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被審核,敬希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