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星期一

取消TSA僅治標 打擊操練文化才治本

就算成功取消TSA,也只不過是一個治標的方法,只要操練文化一直存在,恐怕學童也只會被學校以其他名目來操練。 (圖片:Luokhopmais@Wikimedia)

最近香港最熱門的社會話題,相信必定是「全港性系統評估」(下稱TSA)的存廢爭議。本來筆者在當初醞釀爭議時,並未預料到事情會越鬧越大,畢竟有關制度已存在多時,要反對應該一早反對,何需留待現在?不過事情在傳媒持續而廣泛的報道,最終還是成功鬧大,也進一步變得政治化——當建制陣營盲撐保留TSA的時候,泛民陣營則似乎一面倒地要求廢除TSA。這種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局面,無疑使社會失去了理性討論的空間。筆者認為,令家長們對TSA反感的因由,並非TSA制度本身,而只是香港學界一直以來都存在的操練文化。換句話說,就算成功取消TSA,也只不過是一個治標的方法,只要操練文化一直存在,恐怕學童也只會被學校以其他名目來操練。

筆者的年紀也不算輕,所以也未曾接觸過TSA,然而至少也有過赴考其前身「香港學科測驗」(下稱學科測驗)的經歷。現在提到學科測驗,只不過是中一入學前才需要考的東西,可是在未有TSA的年代,學科測驗正就是擔當現時TSA評核學校整體水平的作用,所有小三、小五及中三學生亦需赴考,同樣地學生成績只影響其學校而不影響自身。當年筆者無論身處普通街坊小學,還是作為名校的中學,均從未遇上校方操練學科測驗的情況,在真正進行測驗時也沒有甚麼壓力。即使十多年前當局為配合教育改革,「為改而改」地將稱得上是行之有效的學科測驗「新瓶舊酒」般改革為TSA,當時也沒有聽說過學校會刻意為此而操練學生的情況。可見今日出現的問題,不能完全歸咎於TSA的制度本身。

相反,操練文化在香港教育史上一直未有消失過。以升中派位為例,由當初的小學會考,及之後的中學入學試,當時的小學生已被逼受到了大量的操練。有見及此,當局便發明了以主要評核邏輯及推理能力、沒有課程範圍、性質與智力測驗相似的「香港學業能力測驗」(下稱學能測驗),以為這樣學校便無從操練,但結果當局也應該想不到,學校竟然還是逼使學生操練邏輯推理,最終學能測驗就是因為這樣而被廢除。當時社會輿論亦寄望這樣可以減少小學生的壓力,然而正所謂「一雞死一雞鳴」,學校沒有了學能測驗的操練,自然就改於別的地方上操練學生,譬如現時間接影響升中派位的中一入學學科測驗,亦有不少小學刻意操練學生。所以,學能測驗可說是白白地成為了操練文化的代罪羔羊。

無可否認,TSA制度本身也有值得改進的地方,但一刀切地取消TSA又是否能徹底解決今日學生被過度操練的問題,筆者實在不以為然,反而認為應該從兩個方向去紓緩困局——透過改革TSA來減少操練的誘因,以及透過政策針對操練文化加以打擊。

那麼應該如何改革TSA呢?既然TSA只是旨在評核學校整體水平,實在毫無需要全體學生應考,筆者建議只需在全級名次的0%至10%、45%至55%,以及90%至100%三個組別中各隨機抽取兩名學生應考,以六名學生的成續來推算學校水平。由於全級百多人中只有六名學生應考,如果學校仍執意操練全體學生,付出的成本絕對比現時高得多。

不過正如筆者多番強調,問題的根源在於操練文化,所以必須要對症下藥,透過管制學校(至少包括官立及津貼學校)以打擊操練文化,譬如硬性規定如非突發停課(如因天氣因素)而需追回課堂進度這類特殊情況,禁止學校提供任何形式的強制性補課;又可以設立舉報渠道,供家長舉報學校強逼學生參與補課或提供過多家課的情況,違規學校將受當局處分。

總而言之,與其陷入「盲撐」和「盲反」TSA的兩極,倒不如換個角度理性思考,才可得出一個更治本、更美滿的解決方案。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港鐵半價優惠名不副實的反思

港鐵「特惠」車費沒有統一計算準則,不能單憑成人車費直接運算,而需要翻查收費表才可得知。筆者完全看不出有甚麼原因需要刻意維持這種擾民的差異性。 (圖片:Skwanem@Wikimedia)

作為2015年及乙未羊年首篇正式文章,筆者先賀祝各位萬事如意。新春是香港人的一個大節日,而港鐵亦破天荒在年初二、三提供乘車優惠,包括為成人提供「半價」優惠,以及為小童提供劃一一元乘車的優惠。可是那個所謂「半價」優惠,旁邊附有「*」號附註,而附註的小字指出優惠車費等同小童八達通車費,而此車費其實並不一定等同半價。宣傳品大字標注的「半價」優惠,對很多乘客構成了誤導,亦不禁令人反思,為何小童八達通車費並非等同成人八達通車費的一半?

小童車費正式名稱是「特惠」車費,原適用於小童、長者及學生(學生少數車程除外),但自從政府補貼長者劃一兩元乘車後,「特惠」車費便主要由小童及學生使用。而港鐵「特惠」車費的釐定標準,有別於巴士公司的做法:後者是「真半價」,小童車費確實一律為成人車費的一半(不足一毫仍當一毫計算),可是前者卻不可直接以一半去計算,因為每個車費等級折扣幅度都有不同。以原地鐵網絡的最短程收費為例,成人八達通車費為4.2元,可是「特惠」八達通車費並不是2.1元,而是2.7元,即只有約六折半。本來這個問題甚少獲得關注(惟筆者過去亦有點出港鐵收費結構的問題),至昨日起成人可享所謂「半價」優惠,不少乘搭短程的乘客紛稱「中伏」,並質疑港鐵取巧,甚至是「搵笨」,才引起社會較廣泛的討論。

正如筆者之前的文章提出過,港鐵收費結構過於複雜,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特惠」車費沒有統一計算準則,不能單憑成人車費直接運算,而需要翻查收費表才可得知。筆者完全看不出有甚麼原因需要刻意維持這種擾民的差異性。故此,筆者建議其中一個改革港鐵收費結構的措施,就是統一「特惠」車費之計算方式,最樂於見到的選擇當然是與巴士公司一致,即是劃一半價。但即使港鐵公司因商業上的考慮,評估過未能承受劃一半價的「特惠」車費,也應該以劃一折扣率的方向去釐定車費,譬如可以考慮劃一六折,總好過現時沒有單一準則的做法。

雖然今次成人享用「特惠」車費的優惠只此兩日,也未知將來會否有同類的優惠,但筆者仍希望透過一大批乘客感到「中伏」,凝聚輿論力量,推動港鐵檢討這個不合理的收費結構。

2015年2月11日星期三

Uber免費的士初體驗

既然Uber願意「賣大包」提供免費的士服務,筆者姑且也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機會可以享用。 (圖片:WiNG@Wikimedia)

近年坊間有不少電召的士的Apps,可是筆者甚少乘搭的士,一直未有機會使用。今日讀報時得知其中一個App「Uber」正進行推廣,用家可免費乘搭首兩程的士,每程上限二百港元,聽起來十分吸引,便於晚上試搭了一程免費的士。即使錯過了今日的全民優惠也不要緊,筆者也有優惠代碼在此分享,憑下文的優惠代碼註冊,即可享一百港元車費(優惠暫停)

平日下班從中環返回香港仔,幾乎每次都是乘搭$4.7的巴士(每年二三月城巴優惠時,回程更只需$2.7),根本完全沒有任何理由要改乘數十元車資的的士。不過,既然Uber願意「賣大包」提供免費的士服務,筆者姑且也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機會可以享用,反正筆者也預計到今日定必有大量乘客爭奪有關優惠。最終筆者也能在約廿分鐘內成功預約的士,兩三分鐘後的士便抵達筆者的上車點,速度尚算快捷,而等待期間的士司機也來電向筆者確認位置(可能是怕App中指示的位置有誤差),態度亦頗為友善。經過約18分鐘的車程(較巴士快約7分鐘),筆者到達目的地,咪錶顯示車費為82元,但筆者分文不付便可即時下車,搭免費車的感覺真是特別「爽」。

還是那一句,筆者在正常情況下也不會大破慳囊豪搭的士,但既然這是免費的,那又一搭何妨?雖然「免費乘搭首兩程的士」只此今日,幸而仍有一個優惠代碼,憑碼可享一百港元車費,只需在註冊時在「PROMO CODE」一欄輸入「(優惠暫停)」,或直接使用此連結註冊即可:(優惠暫停) (按:註冊時需要提供信用卡資料,但請放心,免費的車程不會扣取任何費用。)

(後按:註冊後,「PROMO CODE」亦可輸入其他優惠,包括「UBERCARGOVIP」(上限$300的一程免費客貨車)及「UBERCARGOHK」(上限$100的一程免費客貨車)。)(後按:上述優惠現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