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目前為止被點閱最多的文章,是筆者於四個星期前撰寫的《香港可考慮申辦2018年青奧運》。也許這是因為觸及到香港申辦2006年亞運失敗的遺憾吧。筆者從不同渠道上收到了一些迴響,其中問及為何選擇青少年奧運會,而不是其他世界級大型體育盛事。既然有讀者有興趣了解更多,筆者也願意深入探討。
在筆者眼中,其他可以考慮的世界級大型體育盛事,還包括世界運動會(與奧運會是兩回事),以及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恰巧2009年世界運動會是由台灣高雄市主辦,而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由廣東深圳市主辦。這意味著2009年至2011年這三年間,至少有四個大型體育盛事都在香港鄰近城市舉行(包括2010年的廣州亞運及新加坡青奧運)。這四個運動會,都比2009年香港東亞運大型得多了。
回到正題,為何筆者不考慮世界運動會及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呢?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運動會。世界運動會是以非奧運體育項目為主的運動會,用以彌補奧運會的不足,於每逢奧運年之後的一年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則是以大學生為對象的運動會,每兩年舉辦一次。這兩個運動會均不屬於奧林匹克運動會家族。
那麼它們的規模如何呢?上屆世界運動會於德國杜伊斯堡舉行,約有3,200人參加。而高雄世運會則會在23個場館進行比賽,主場館可容納55,000名觀眾。上屆大學生運動會於泰國曼谷舉行,約有10,000人參加。而深圳世大運將會在廿多個場館進行比賽,主場館及副場館分別容納60,000及18,000名觀眾。相比之下,首屆青少年奧運會預計約有3,500人參加,會於19個場館進行比賽,主場館可容納30,000名觀眾。由此可見,青少年奧運會的規模較小(而不失國際性),適合作為香港舉辦世界級大型體育盛事的試金石。
除此之外,青少年奧運會屬於奧林匹克運動會家族,較另外兩個運動會有權威性。而且其他兩個運動會已於近期由大中華區城市成功申辦,預期未來多年再於大中華區城市舉辦的機會不大。因此,香港若於未來數年要申辦大型運動會,只有青少年奧運會才會較為適合。
不過,以上提到有關主場館的數據,也反映香港政府對大型體育館規劃的短視:當香港之旁的深圳正在興建可容納60,000名觀眾的場館時,港府仍建議將來的啟德體育館可容納45,000名觀眾。這樣規模的體育館,應付青少年奧運尚可,要應付更大型的運動會便不可行了。香港政府能否目光遠大一點呢?不要令香港的體育設施連深圳也不如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各位讀者發表意見,筆者會盡量逐一回應。筆者保留刪除任何涉及粗言、人身攻擊、嚴重離題或其他不當內容的留言之權利,敬希垂注!
為方便交流討論,以及避免被系統誤判為「垃圾留言」,筆者不太鼓勵讀者以「匿名」身份留言。假如在使用「名稱 / 網址」身份留言時,留空網址一欄出現了「網址含有無效的字元」的錯誤訊息,請以半形空格(按一下spacebar)填寫該欄。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由即日起,所有留言需要經過審核,故未能即時顯示。
【目前筆者因事暫停網誌更新,期間留言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被審核,敬希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