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季,香港中文免費報紙市場六年以來的「三國鼎立」(《都市日報》、《頭條日報》及《am730》)局面終告結束,一下子加入了兩個新競爭者(《睛報》及《爽報》),當中以壹傳媒發行的《爽報》有較多綽頭,例如早期連載略帶情色的小說、廣泛使用QR Code與網站新聞短片連繫等等。《爽報》另一項新猶,就是首創中午派發的「午報」,後來則轉型為傍晚派發的「晚報」。可是,《爽報》晚版只維持了三個多月,昨日宣佈即日起停刊晚版。筆者雖然認同《爽報》同時兼顧早版和晚版的效果並不理想,可是如果兩者只選其一,筆者反而覺得留守在晚報這個「藍海市場」似乎更為可取。
香港曾幾何時擁有龐大的晚報市場需求,昔日社會並沒有甚麼娛樂,讀報自然便成為一項普及的工餘活動。可是隨著1970年代免費電視興起,晚報的需求逐漸減少,香港最後一份晚報《新晚報》最終捱至1997年停刊。2010年代是一個互聯網非常普及的年代,理論上晚報應該比1990年年代更難有所作為,可是實際情況卻未必如此。2002年香港的《都市日報》創刊後,逐漸培育不少香港人在上班上學乘車途中讀報的習慣,可是在回家乘車時,在傍晚沒有人派發免費報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閱讀早上取得的「舊聞」。《爽報》晚版的創立,正好能夠打破這個局面,讓市民在回家乘車時仍可閱讀較新鮮的資訊。
不過,《爽報》晚版有兩大弊病。首先,可能由於印發晚版在壹傳媒眼中純屬試驗性質,派發的人手似乎遠遠不如早版。不過以上問題只屬其次,但最大問題還是出於內容身上——除了幾則當日發生的最新新聞之外,晚版大部份內容均與早版相同。換句話說,假如早上已閱畢早版所有內容,拿取晚版再看時將會很快看完,所以很多人對拿取晚版的意慾相當有限。可見《爽報》同時派發早版和晚版,不但編採資源被分薄,更會出現「自己打自己」的情況,實在是不討好的安排。
筆者為甚麼會有《爽報》應留晚版棄早版的想法呢?其中一個原因是上述提到的「分薄資源」和「自己打自己」的問題,某程度上也出現於《爽報》早版與《蘋果日報》之間。假如留下來的是《爽報》晚版,自然便會減少兩報之間在印刷資源和爭奪讀者等方面的衝突。更重要的是,目前香港的早報市場已經是「紅海市場」,市場飽和之餘,競爭相當激烈,相反晚報市場卻是一個完全沒有競爭者的「藍海市場」,如果市場策略得宜,應該可以大有作為。
壹傳媒大可以將早上發行的《蘋果日報》及傍晚發行的《爽報》賦予更明確的分野,後者應該集中在《蘋果》截稿後所發生的最新新聞,以及其他因《蘋果》編幅問題未能一概收錄的軟性新聞及花邊新聞,同時加強沒有時間性的副刊內容。那麼即使市民已在早上已閱讀過《蘋果日報》或其他報章,也不會因為懼怕內容高度重覆而對傍晚出版的《爽報》產生抗拒。壹傳媒甚至可以加強宣傳:「朝早睇《蘋果》,挨晚《爽》一《爽》」(筆者隨意想出來的口號,如果作得差請勿見怪),務求令壹傳媒的讀者群同時對《蘋果日報》和《爽報》產生興趣,發揮協同效益。
只不過,《爽報》現在留守早報市場已成定局。以壹傳媒的財力,要《爽報》在競爭激烈的早報市場上站穩陣腳,相信並非難事,筆者只是為壹傳媒放棄開拓晚報市場感到有點可惜而已。
《爽報》晚版一向都不受歡迎,領取的人並不多,如果留晚報棄早報,恐怕太過冒險,可能導致整份停刊收場。
回覆刪除回 Vicky:
回覆刪除筆者已分析過《爽報》晚版失敗的主因,是與早版嚴重重覆,如果在內容上有所革新,必然會增加其吸引力。
你話爽報要站穩陣腳唔難, 實在太睇得起肥佬黎喇
回覆刪除近排爽報出紙越來越薄, 發行量越來越少,似乎唔係幾掂
回應 匿名:
回覆刪除《爽報》目前發行量為55萬,雖然較高峰期大減,但仍然位列全香港第二。另一方面,筆者早前看到報紙引述黎智英指出,香港《爽報》預計於今年6月收支平衡,所以減紙相信只是節流措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