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站名如何決定,相信各位讀者早前已經看過不少例子了。可是在決定車站名稱之後,應該怎樣如何去寫站名的中文用字,也是不容忽視的地方。假如站名是寫錯了字,當然會貽笑大方,更會使市民習非成是。可是反過來說,假如站名只是為求「正字」,而棄用市民習慣使用的用字,同樣也是不可取的。今日就讓筆者帶大家看看當中的一些特別例子。
有人指出,「油麻地」原本應該寫作「油蔴地」;「尖沙咀」原本應該寫作「尖沙嘴」,可是港鐵站名卻棄後者取前者,使大家逐漸忘記了這兩個地名的正寫。究竟實情又如何呢?先看看「油麻地」的地名由來。大約在1860年代或更早之前,一些漁民選擇在該處修補漁船,並在該處曬晾船上的麻纜,故得名「麻地」,後來改稱為「油麻地」,當中的「油」是指桐油,也是修補漁船的一種重要原料。由於「麻」字通「蔴」字,故又寫作「油蔴地」,但當地居民最初究竟是使用「麻」還是「蔴」字,現在已經很難考究。不過,1924年成立的油麻地小輪,其正名是「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選用了「蔴」字,故可推斷至少當時以寫成「蔴」字較為普遍。然而到地鐵通車時,「油麻地站」卻使用「麻」字,相信這是由於其時很多人已把地名寫成「油麻地」所致。而地鐵站名的威力,使「油蔴地」的使用進一步式微。據聞現時只有中華電力的「油蔴地變電站」選用了「蔴」字,其他名稱有「油麻地」都全部改用「麻」字了。
另一個相似的例子的「尖沙咀」與「尖沙嘴」。不過,今次不同的是,「咀」字與「嘴」字並不是相通的:「咀」是動詞,最常用的意思是嚼食;「嘴」則是名詞,古義是鳥類的口部(後來人類及其他動物的口部也可以稱為「嘴」),又引申指像鳥嘴一樣突出的地形。「尖沙嘴」是九龍半島西南端的一個海角,而當時的那個海角尖銳突出,地面則為沙地,所以就稱為「尖沙嘴」了。因此,理論上「尖沙嘴」才是正寫,「尖沙咀」則是寫了別字。然而,由於「咀」字與「嘴」字同音,人們便將「嘴」簡化為「咀」,於是便約定俗成地將地名寫作「尖沙咀」。因此地鐵最後決定使用「尖沙咀站」,實屬可以接受。
除了選用哪一個字有討論的空間之外,就連一個字的寫法,也有爭論之處。例如有人曾經批評過,「荔枝角站」的「荔」字寫錯了,將三個「力」字寫錯成「刀」字,變成了「茘」字。到底當中有甚麼典故?有傳聞指「茘」其實是日文漢字的正寫,由於當時興建地鐵的工程是由日本財團承辦的,而他們在製作車站名稱的字型時,未有留意到「荔」的中文漢字與日文漢字寫法不同,所以便使用了「茘」這個日文漢字的寫法。這個傳聞是否屬實,真是信不信由你了。然而筆者也想在此分享另一個更少人知道的可能性。其實「茘」這種寫法於古時才是中文正寫,「荔」才是俗寫,這至少可以在《康熙字典》中查看得到。究竟「荔」何時才取代「茘」成為中文的正寫,就真是難以查證。換句話說,假設1970年代的香港仍然以使用「茘」字這種寫法為主,日本財團誤用日文漢字的傳聞自然就不攻自破。究竟真相如何,請恕筆者無意再追查下去,不過各位讀者假如想「打爛沙盤問到篤」,也可以到中央圖書館翻查當時的舊報紙,看看當時「字粒」所印的「荔」字寫法如何,便知道誰是誰非了。
記得去年在維基百科看荔枝角站的介紹時,也見到它提及過三把刀的「茘」源於康熙字典的說法,但當時被標注為沒有來源證實。剛才閱畢這篇文章,一時興起再翻查維基百科時,已看不到介紹有關典故,估計是因為找不到可靠來源而被編輯刪去了。
回覆刪除回 匿名:
回覆刪除維基百科紀錄的是有憑有據的事實。對於這類未經證實的傳聞,還是由網誌這類媒介負責講述好了。
另一方面,筆者還以為「『茘』字有機會出自《康熙字典》」的可能性是自己首先發現的,想不到一早便已經有前人發現,真是有點失望呢。
字粒方面應該沒錯,當然很多(不是全部)的字粒也是日本製的,所以坊間不少書都用了日本漢字
回覆刪除回 三倍笨蛋:
回覆刪除若果如此,相信日本漢字的「茘」在當時的香港並不算罕見了。
我对港铁站名‘大水坑’感到不能理解,多么难听的名字。
回覆刪除"大水坑"是地方名字,和鐵路公司完全無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