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8日星期日

颱風過後之上班安排並非天文台責任

天文台最終在當日下午1時40分改發三號風球,雖然部份人已經全日不用上班,但仍有不少人仍需要復工,各個公共交通車站依然大排長龍。 (圖片:Alan2008lo@Wikimedia)

前幾日颱風尤特吹襲華南,令香港發出今年首個八號熱帶氣旋警告,大部份「打工仔」因而至少享有一個上午的額外假期。香港天文台最終在當日下午1時40分改發三號風球,雖然部份人已經全日不用上班,但仍有不少人仍需要復工,各個公共交通車站依然大排長龍,當中有些人更是只在公司辦公一個多小時便可下班回家,所以對天文台的決定大肆批評。筆者認為,天文台按科學原則決定改發風球的時間並沒有任何過錯,要怪責就只能怪責僱主與僱員協定的惡劣天氣工作安排,以及勞工處所制定的相關指引不夠人性化。

根據勞工處現時的指引所建議,如果八號熱帶氣旋警告在下班時間前三個小時取消,僱員便需要於兩個小時內返回工作崗位。雖然有不少機構的實際安排都較勞工處的指引寬鬆(譬如銀行和證券公司在中午12時後仍未取消八號風球即可全日不用上班),但依然有為數不少的僱主只會參考勞工處的最低要求,所以當日確實出現了「明明5時下班但仍需要在3時40分前返回公司」的情況,這些人自然便指責天文台如果肯下午2時後才改發三號,他們當日便不用上班了。可是,只要想深一層便自然明白到,天文台根本不能夠完全遷就所有上班人士——假如天文台真是在下午2時多改發三號,屆時又有另一批「下午3時後改發三號便全日不用上班」的人士批評天文台為何不延遲多些才改發了。由此可見,與其勉強要天文台遷就上班一族,倒不如檢討一下僱主與僱員協定的惡劣天氣工作安排更為實際。

筆者建議勞工處修訂有關指引,將目前只分為「必要人員」(需在八號風球當值)及「其他人員」兩類僱員,改為「必要人員」、「前線人員」及「其他人員」三類僱員。當中「前線人員」包括零售業、餐飲業及其他服務行業的前線員工,而「其他人員」則主要是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前線人員」可以放寬至下班時間前四個小時內未取消八號風球便可全日不用上班;「其他人員」更可以放寬至下班時間前五個小時。換句話說,對於下午5時下班的辦公室員工,如果八號風球是中午12時後才取消,就可以不用上班了。這樣的安排比現時的指引更為合理,減少上班人士「只在公司辦公一會便可下班」的尷尬情況,同時有機會減少颱風過後的公共交通通勤需求,讓真正有需要上班的人士可以更快上車返回工作地點。

(說句題外話,天文台其實有一個地方值得筆者批評,就是在當日大約上午11時表示「在下午二時前後考慮改發三號信號」,明顯是語意不清——既搞不清楚是「二時前」還是「二時後」,更搞不清楚是屆時才會進行「考慮」的動作還是已進行「改發」的動作。參考英文版的公告用了「around」一詞,筆者建議應該改寫為「考慮在下午兩時左右改發三號信號」,意思便清楚得多,更理想就是在時間範圍上再寫清晰一些,例如「在下午一時至三時期間改發三號信號」,進一步減少含糊之處。)

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

大學入學要求過低製造假希望

銅筆者認為,所謂「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理論上代表已具備修讀大學學位課程的學習能力,並有較大的機會(筆者也同意未必代表百分百機會)獲得大學取錄。 (圖片:Timarflex@Wikimedia)

過去多年,香港教育制度不斷進行改革,當中最大型的改動就是「三三四學制」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學文憑試)。近日第二屆中學文憑試大學聯招結果揭盅,不少原預算自己有望入讀大學的考生最終卻落空收場。無可否認,每年都必定有一批考獲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的學生無緣成為大學生,但筆者留意到今屆的情況特別嚴重:約2.8名日校考生考獲大學最低入學要求,但只有約1.3萬考生獲派資助大學學位,情況比起「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高考)的時代明顯惡劣。這反映出中學文憑試的大學入學要求過低,為一眾中游考生製造假希望,有必要進行檢討。

先回顧一下高考時代的情況,可以在筆者於2008年撰寫有關資助學士學額的文章中略見端睨:當時每年平均約有1.7萬名高考生符合入大學最低門檻,而資助學額水平則與現時相若(1.45萬個學額,其中約一成為非聯招學額),即是往年只有約四千人無法取得資助學位,再考慮到有一部份考生會選讀自資學位/副學位或索性往外地升學,供求差異的情況尚可勉強接受。可是自從引入中學文憑試以來,落空人數卻有驚人增長。去年第一屆文憑試已經有約2.6萬人達標,即是大約1.3萬人符合入學要求但未能入讀資助學士學位,已經是高考年代的三倍。然而,當局卻沒有留意到入學要求與學位供應的落差,決意維持基本入學要求準則不變,導致今屆出現破紀錄的1.5萬名考生資助大學夢落空。

筆者認為,所謂「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理論上代表已具備修讀大學學位課程的學習能力,並有較大的機會(筆者也同意未必代表百分百機會)獲得大學取錄。然而今年達到大學最低收生要求的考生,不獲大學取錄的人數竟較獲取錄的人數還要多,令最低入學資格變得幾乎沒有甚麼參考價值,甚至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要紓緩大學學位數量與大學入學門檻存有嚴重差異的問題,無非都是循兩個方向著手:增加大學學額及/或提高大學入學要求。增加大學學額固然較容易取得普羅大眾的認同,而且可透過提升香港人口的平均學歷,從而使香港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可是如果要增加的是資助大學學額,以當局「守財奴」的性格,要落實存在一定的難度,也許只能退而求其次,由當局鼓勵辦學團體設立更多私立大學,藉此增加自資學士學額,惟此舉對經濟能力有限的基層考生沒有幫助。另一方面,即使成功落實增加大學學額,都沒有可能一步到位,至少需要十年八載的時間逐步提升。故此,短期可以進行的較務實做法就是研究提升大學入學要求,使其盡量反映現實情況,讓考生有一個更準確的參考指標,減少出現假希望的機會。

目前中學文憑試的大學入學要求,是指中文科及英文科均取得3級成績,而數學科及通識科則取得2級成績,即俗稱的「三三二二」。筆者翻查了考評局公佈的今屆中學文憑試成績統計,發現符合「三三二二」要求而又於一個選修科目取得4級或以上成績約有2萬人,而符合「三三二二」要求而最佳五科的總積點有19分或以上約有1.8萬人,兩者可以作為新大學門檻的主要參考依據。若果將大學入學資格提升至「四四三三三」,即中文、英文不差於4級;數學、通識及一科選修不差於3級,同時最佳五科總積點必須有至少20分,粗略估計約有1.5至1.7萬人達標,人數與高考時代相若,屆時將只有約二千至四千名合資格考生未能入讀資助學士學位,情況比現時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