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70歲或以上長者的電子醫療券計劃,已經推行了一個半月了,惟計劃成效顯然不彰。有人批評這是由於參與醫生太少有關,以及醫療券金額太少所致。筆者對此表示認同。首先,全香港僅有約60萬名合資格長者,佔整體人口不足一成,市場不算大,自然難以吸引醫生參與。而且,全年250港元的醫療券實在不足以應付多次看病,更有大約半數醫療券申領者於短短個半月已經用清了。針對以上的問題,筆者除了認同有組織建議大幅增加醫療券的面額之外,更有一個大膽的建議,就是擴展電子醫療券計劃的對象,以惠及低收入人士。
為甚麼筆者會有這個構思呢?事緣筆者在月初發表《政府財政盈餘宜加以善用 惟「派糖」應適可宜止》時,有讀者批評筆者所支持的「退稅、免差餉及公屋免租」的還富於民措施,及不上直接「每人派錢(或消費券)」般可以使低收入人士均能直接受惠。筆者雖然大致認同這個觀點,可是如果真是派錢而又人人有份的話,支出實在相當龐大,涉及的行政開支也明顯較稅務寬免為高。因此,若要幫助低收入人士,必須要考慮兩個因素:首先是對症下藥,專注幫助有需要人士,而不是人人有份;其次是確保開支用得其所,不會浪費大量開支於行政成本上。而將電子醫療券計劃擴展至低收入人士,既可做到並非人人有份,更重要就是現時電子醫療券的系統足以應付這項措施,並不需要大量額外花費,相對於派錢或派消費券節省大量成本。
筆者的具體建議,是將電子醫療券計劃的對象擴展至18至69歲、上個財政年度所繳交的薪俸稅少於六千元(假設薪俸稅寬免上限為五千元)的人士。他們均可以獲得總值一千元電子醫療券。換句話說,不用交稅的人可以得到一千元醫療券;交稅少於六千元的可得到最多五千元退稅加一千元醫療券;交稅多於六千元的則可得到五千元退稅。同一時間,現時受惠對象的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每年獲發醫療券數目亦由250元同樣增至一千元。筆者粗略估計,這將會令電子醫療券計劃的對象由60萬人大幅增至大約200多萬人,而政府的整體直接開支最高亦只是約20多億元,遠比為全港700萬人派五千元現金(或消費券)的約350億為低。雖然相對於現金或消費券,這個措施無助刺激消費,但至少可以減少低收入人士因為害怕花錢而抗拒求醫的情況出現,也是政府對低收入人士醫療需要的一種承擔。另一方面,由於醫療券市場的擴大,將會有助吸引更多醫生參與有關計劃,令一眾原本已經受惠的長者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既然政府已經投放了資源發展電子醫療券系統,越多市民使用將會有助攤分已花費的固定成本,並使整個計劃更具成本效益。故此,政府實在可以考慮向低收入人士派發電子醫療券,使他們能夠受惠於當局的紓困措施。
表面上聽落就好似唔錯
回覆刪除但最大問題係一個健康正常人, 一年內點會用到一千蚊睇醫生?
所以實際上派左糖就好似冇派咁囉
得物無所用嘛
回 匿名:
回覆刪除醫療券並不一定要限制在一年之內使用,況且並不一定要有病才用得著,例如也可以用於身體檢查、疫苗注射等預防疾病的行為。
「惟計劃成效顯然不彰。有人批評這是由於參與醫生太少有關,以及醫療券金額太少所致。」
回覆刪除有私家醫生跟我分享過他的經驗。計劃要他們負責替長者登記,替長者登記很費時,有時要花上近半小時。試過以為完成了,第二天卻收到政府通知還差點甚麼,要那位長者回來後補一些資料。要找那位長者回來談何容易,結果還是忘記那 $250,退出計劃算了。其他醫療機構在之前的$80流感針計劃亦有類似經驗,要付出大量資源應付行政工作。
回 威廉叔叔:
回覆刪除謝謝您的分享。這一方面政府真是需要好好檢討一下了,盡快解決有關問題,否則醫生們所浪費的時間成本,可能還及不上收取醫療券的面值了。
筆者建議可取, 但細節可再調整, 不如上書政策組以表意見吧!
回覆刪除Colin
回 Colin:
回覆刪除謝謝賞識。筆者其實也曾經與一些相關人士提及過這個建議,對方卻指出電子醫療券目前只是「試驗計劃」,當局會在三年試驗期結束後才會檢討成效,在此之前並不會有任何大改動。換句話說,在2012年之前,電子醫療券的受惠對象相信都不會被放寬。
澳門於去年6月(即以上文章發表4個月之後)便已經向所有永久性居民身發放500元醫療券。香港在這方面便及不上澳門了,只能寄望今年年中的醫療券檢討,當局願意參考這個建議。
回覆刪除回 匿名:
回覆刪除澳門的醫療券乃實物,行政成本較香港現時的電子醫療券為高。如果香港政府將電子醫療券對象普及化,成效應比澳門至佳。筆者亦很高興看到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到當局將於今年中檢討醫療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