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1日星期六

瘋狂的過海行人隧道計劃

旅遊事務署計劃拆卸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興建露天廣場,其舉辦的設計比賽有最新消息。有消息人士向一個報業集團「放風」,透露其中一個設計將會興建一條橫跨維多利亞港的過海行人隧道,連接尖沙咀天星碼頭與中環天星碼頭,而隧道入口地底將會闢建三層的地下購物城。筆者覺得這個計劃實在太過瘋狂了,無論是那條意圖取代天星小輪過海功能的超長行人隧道,還是要拆卸整個巴士總站來興建的購物商場,都是筆者難以接受的。

根據有關建議,雖然那個三層高的「購物城」設於地底,可是地面的巴士總站依然不予保留,而是在夷為平地後進行一些簡單的綠化及美化工程,以及設置購物城的入口。購物城底部則為過海行人隧道入口,隧道全長1.3公里、闊20米,通往中環天星碼頭地底,而該處亦設有另一個地下購物城,兩岸的商業樓面面積佔逾40萬平方呎。整項工程的建造費用估計約90億港元。

先說說那個過海行人隧道計劃,筆者相當質疑有多少人會徒步行20分鐘過海。現在就算是由中環的電車路至天星碼頭的600米距離,已經使很多人放棄使用天星小輪過海,更何況是超過一倍的路程?對遊客而言,那一條密封的地底通道亦無特色可言,又不能像乘坐海面上的天星小輪般可以飽覽維港兩岸美景。筆者與其擔心這條隧道會搶走天星小輪生意,倒不如擔心這條隧道落成後沒有甚麼人會使用,淪為徒具綽頭的「大白象」工程。另一方面,行人隧道的電費(照明、通風及空調)及維修保養所費不菲,究竟又找誰來付鈔呢?畢竟它可不能像行車隧道向使用者收費——如果要收費,大家倒不如將這筆錢舒舒服服地搭渡輪好了。

接下來也談談地下購物城的計劃。反對興建廣場人士的其中一個強力理據,就是擔心該處掛著露天廣場的「羊頭」,最終賣的卻是購物商場的「狗肉」,變相將公共空間私有化和商業化,尤其是當局容許廣場用地興建不高於15米的建築,當時不少人擔心該處最終變成一座高五層的商場。現在有關計劃是在維港兩岸地底各興建三層商場,總共六層及面積逾40萬平方呎,比反對者最初擔心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更重要的是,購物城是建於地底,與地面根本就是「河水不犯井水」,可是地面的巴士總站依然難逃一劫,不留一條生路,這樣的決定實在難以服眾。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那90億元的過海行人隧道計劃簡直是「倒錢落鹹水海」,而地底購物城計劃亦是明目張膽地將公共廣場變成私人商場。筆者認為,與其用90億元興建過海行人隧道,倒不如正正經經將之用作落實第四條過海行車隧道的計劃(給大家參考一下:西隧造價約為75億元),疏導紅磡海底隧道的車流。也許消息人士放出如此不合理的建議,可以「曲線」地激起更多市民不滿將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拆卸改建為所謂的「露天廣場」(實際上是「地底商場」)。筆者亦順道再一次作出呼籲,希望大家能夠積極考慮於今年8月4日之前向當局已刊憲的計劃提交反對書,表達反對遷拆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的意願。

22 則留言:

  1. 看過計劃後,石先生覺得這個計劃很好笑,如果這個建議真的做成,那鐵定是大白象,沒人用又浪費公錢。誠如凱文所說,誰會花二十分鐘「行」過海?即使是載人渡海小輪也不多人使用,那有人會用腳「行」過海呢?香港人還不至於貧窮之此。

    如果這個計劃真的成事,那鐵定像上圖那個幸好沒有建成的「維多利亞港跨海大橋」一樣,是世界上最愚笨的設計,最浪費維港資源的計劃。幸好上圖的「維多利亞港跨海大橋」沒有建成,不然香港便沒有今天的景色了。

    不管如何,石先生希望可以保留尖沙咀天星碼頭巴士總站,維持不變並不要變成商場,尖沙咀太多商場了。巴士總站那篇休閒地點是尖沙咀難得的空間。而且那邊也是很多的集體回憶吧!也許可以用集體回憶這個原因來保護巴士總站啊!畢竟拆卸巴士總站完全看不到任何迫切性及具體好處。

    http://www.stoneip.info/?p=14467
    (本文同時張貼於本人的網誌及閣下的網誌。)

    回覆刪除
  2. 回 石先生:

    「維多利亞港跨海大橋」提議之時,海底隧道的建築技術尚未成熟,要興建跨越維港兩岸的道路就只有建橋。幸好當時維港已經相當繁忙,建橋恐怕會阻礙港內船隻航行,最後才沒有建橋,留待後來興建海底隧道。當年的建橋計劃,目的就是為了應付來往港九兩地的交通流量,即使真的興建了亦不愁沒有人使用。可是今日的過海行人隧道計劃,其使用需求並不明朗,可能落成之後只能吸引極少人次使用。所以,筆者認為今日的過海行人隧道計劃比當年的建橋計劃更不合理。

    (本文同時張貼於筆者的網誌及閣下的網誌。)

    回覆刪除
  3. 贊成,小弟提出「維多利亞港跨海大橋」只是想讓大眾知道香港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歷史。「行人過海隧道」絕對是白痴的建議。

    (本文同時張貼於本人的網誌及閣下的網誌。)

    回覆刪除
  4. 那個報業集團不但在港聞版專門報導這個建議,還撰寫了數篇評論文章大力唱好,動機未免惹人懷疑...

    強詞有理:行路過維港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090712/00184_002.html

    爐香齋:海底兩萬里
    http://the-sun.on.cc/cnt/news/20090712/00418_006.html

    雪地鴻爪:海底走廊 令人神往
    http://the-sun.on.cc/cnt/news/20090713/00418_003.html

    回覆刪除
  5. 先講一下第一篇「強詞有理:行路過維港」,這篇文章真的的強詞奪理。文中提到:

    新構思建議在尖沙咀露天廣場地底興建三層的地下購物城,再配合全球首條過海行人隧道接駁至中環,隧道全長一點三公里,只需步行十多分鐘,即可由尖沙咀直抵中環天星碼頭,中環那一端亦有地下購物城,可供遊客閒逛。

    第二篇「爐香齋:海底兩萬里」:

    據說有建議於尖沙咀露天廣場地底興建一個超級地下購物城,並且打通一條全球首創的過海行人隧道,由尖沙咀直踩中環去,十多二十分鐘即可

    第三篇「雪地鴻爪:海底走廊 令人神往」:

    按照新構思,尖沙咀露天廣場地底會闢建三層地下購物城,再配合一條全長約一點三公里的過海行人隧道,只要十多分鐘就可以抵達中環天星碼頭,

    嘩!十分鐘行 1.3公里,即每分鐘行 130米,這個速度不簡單啊!如果以 Google Map 計算,1.3公里即由尖沙咀太空館開始直走,一直走過俗華國貨才算,以 Google Map 來計算,大概需要 18 分鐘才能走完全程,筆者的步行速度果然與常人不同。

    更長文章在這邊:
    http://www.stoneip.info/?p=14529
    (本文同時張貼於本人的網誌及閣下的網誌。)

    回覆刪除
  6. 單就海底行人隊道構思而言,有點奇怪大家的大驚小怪...

    大家有考慮過十分鐘行1.3公里是包括自動行人道的時間在內嗎...?

    自動行人道:30m/min
    成年人步速:5kmh,83.3m/min
    加埋等如113.3,十分鐘即1.13公里,差不多吧

    雖然構思沒有言明,但在一條長長的隊道內裝設自動行人道,實在太理所當然了吧...

    坐天星把船程,等候和上落時間加起來,最快也要20分鐘吧?

    地鐵雖快,但繁忙時間沙甸魚的滋味也不好受.

    當然大家會有很多顧慮(如逃生問題),但構思不見得是甚麼天方夜譚吧...

    回覆刪除
  7. 補充多一點,現時巴黎Monpartnasse的自動行人道已達9kmh,大家在上面只站十分鐘便已經行1.5公里了...

    回覆刪除
  8. 回 匿名:
    既然他們獨家報道了有關設計(而對其他參賽設計隻字不提),當然便希望爭取公眾支持該設計了。

    回覆刪除
  9. 回 石先生:

    完全同意閣下的回應。其實細看三篇文章,內容均十分相似,筆者懷疑會否根本是同一個作者以不同筆名撰寫。

    (本文同時張貼於筆者的網誌及閣下的網誌。)

    回覆刪除
  10. 回 匿名:
    即使是裝設自動行人道,縮短步行時間至大約10分鐘(閣下已經假設由地面上落隧道出入口毋須任何時間了),就代表那條過海行人隧道一定能夠吸引市民使用嗎?好了,撇除筆者提及過的所有質疑,就當過海行人隧道最終真是能夠成功吸引大量市民使用,那麼其使用者大多數都是來自起點和終點均完全相同的天星小輪了,屆時天星小輪肯定必死無疑,這是香港市民樂於見到的嗎?

    回覆刪除
  11. 回 凱文:

    當然會對天星有影響,但我相信屆時天星應轉型成為維港觀光線,正如山頂纜車的歷史一樣.這也是一種保育吧.

    假使汽車渡輪到今天還未被淘汰,海底隧道還未建,可能大家也有你的反應,但再給你一次選擇機會,你是否認為不應建海底隧道?

    雖然我不是甚麼環保分子或專家,但膽敢估計每天數萬人行路過海,比建多一條行車/鐵路海底隧道較為節省能源和減少二氣化碳排放..(相信這條數也不難計算,希望各位高手可指教指教)也不要忽略渡輪燒的是較污染的柴油(比車用柴油含硫量更高)...

    或許我們真的欠了點創新的勇氣...

    回覆刪除
  12. 這個瘋狂的過海行人隧道本身有一個錯誤,就是假設過海的人均必須前往天星小輪附近。在人流及吸引力上出現極大的錯誤。以往使用天星碼頭過海主要是因為香港當時沒有過海的地鐵,當時的交通工具以巴士為主,所以當時城市發展以巴士結合小輪為主。

    當時,維港兩岸的碼頭外均附設大型的巴士總站,提供不同的路線。主因是當時市民乘渡輸過海,再轉乘巴士到各目的地。隨著行車隧道的通車,小輪連接巴士線的作用已經失去,所以你可以看到紅隧外有隧道巴士轉車站,便是為提供更多不同路線以設。這也更有效的降低小輪的負擔。

    隨後地鐵的落成與啟用可算是整個交通建設的延伸,但同樣為此帶來根本性的轉變。因為地鐵的開通令住在新界等較遠的市民在無需轉乘其他交通工具的情況下,可以過海。因為,市民對過海的習慣也從必須先到碼頭,再轉乘交通工具,變為可以直達目的地。兩岸交通也不再受維港阻隔。

    因此,你可以看到今天的市民來往維港兩岸已習慣使用地鐵、過海巴士、村巴等等。先前往碼頭再也不是選擇,這不一定與時間有關,但與轉乘帶來的不便更有關係。所以你可以看到汽車渡輪的消失 與 渡輪 淪為觀光景點 與 休閒一族的選擇,因為使用碼頭或轉乘這個交通選擇早已不是我們的生活習慣。

    文章未完,請到:
    http://www.stoneip.info/?p=14588

    (本文同時張貼於本人的網誌及閣下的網誌。)

    回覆刪除
  13. 回 匿名:
    問題是那條過海行人隧道耗資90億元之鉅,還未計上日後龐大的營運費用。與其如此,為何還要將天星小輪趕盡殺絕呢?假如說要創新和環保,筆者情願希望見到天星小輪能夠由柴油推動改為電力推動了(雖然這應該是電動車全面普及後才會出現的事)。

    回覆刪除
  14. 回 石先生:

    筆者亦同意閣下的一些觀點,尤其是當巴士總站消失後,肯定令到選擇該處作為過海起點的市民大幅減少,屆時無論是那個耗費巨資的過海行人隧道,還是歷史悠久的天星小輪,都不會有很多市民選用。

    (本文同時張貼於筆者的網誌及閣下的網誌。)

    回覆刪除
  15. 過海行人隧道很久以前已經有人提出, 不是今時今日才出現的.

    現時來往維港兩岸的公共交通工具只有渡輪, 巴士和地鐵. 因設站和走線的緣故, 不一定適合過海的市民. 建設行人隧道既可縮短交通時間, 亦十分環保, 何瘋狂之有?

    只是, 是次建議的地點並不理想, 如果隧道的九龍端是尖沙咀/尖東站, 約為現時太空館附近地底, 並連接尖沙咀地下通道, 而香港端則為會展站, 連接灣仔行人天橋系統, 相信能吸引更多行人使用.

    回覆刪除
  16. 補充一條相關的超連結:
    http://mc2000.arch.hku.hk/News/engineers_propose_a_moving_walkw.htm

    回覆刪除
  17. 哪一位提出這個意見的人應該打靶, 為了香港金錢掛帥的社會主義, 這也太過白痴沒大腦, 香港人連走多一條街都要坐車, 誰會想到走路來往尖沙咀, 又不是腦袋壞掉, 到不如在香港仔興建漁人碼頭, 更是可以搞的有聲有色, 一個天然的漁港又未開發的地區, 為什麼不好好利用, 搞個美食嘉年華, 由海怡半島排到鴨脷洲都可以, 但是意見提出又被推翻, 推翻又被提出, 無日可待, 真不知道拿納稅人的錢到底是做出什麼東西出來, 我什麼也沒看到。

    回覆刪除
  18. 回 Solo Woo:
    如果是由尖沙咀站/尖東站連接將來的會展站,筆者同意這樣的定線大有可能較原建議理想和較具吸引力。可是,改良的定線並不足以令筆者轉軑支持該計劃。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行人隧道始終不同行車收費,後者若收費無人會異議,但前者亦收費的話則較難令人接受,恐怕沒有甚麼人會願意付費使用一條行人隧道。相反,如果不收費,雖然不會出現「趕客」的情況,但即使不收回建築成本,之後持續的維修保養開支誰來付鈔呢?

    回覆刪除
  19. 回 匿名:
    差點忘記了,研究十年的香港仔漁人碼頭就是因為政府突然聲稱財務上不可行而擱置。筆者相信,那條過海行人隧道在財務上應該遠遠更為不可行,所以實在應該省回那90億並投放於其他基建項目。

    回覆刪除
  20. 回凱文:

    過海行人隧道亦是一種交通工具,收費為什麼難以接受呢?另一方面,大部分行車道路、行人天橋(包括半山行人電梯)和隧道等都是從不收費,過海行人隧道的營運開支由公帑支付也未嘗不可。

    土地有價,建造過海行人隧道的資本開支可由批出或拍賣地下商場地皮的收益支付(可同時考慮重置太空館、藝術館和文化中心)。營運成本則由路費、廣告收入和其他增值服務等承擔,最好不用公帑補貼,但若真的需要,仍可在計算界外效益(例如減少交通擠塞時間)後評估其財務可行性。

    P.S. 原文中的90億是整個項目的造價,不是行人隧道的造價。

    回覆刪除
  21. 回 Solo Woo:
    過海行人隧道營運開支龐大,納稅人是否願意承擔全部或部份開支,相信需要經過社會深入討論才可得知了。至於以商場補貼開支,筆者同樣有所保留,原因在正文提及過了,就是這樣是將本來是公共空間的巴士總站私有化和商業化。尖沙咀已經有很多商場了,不值得犧牲一個公共空間來興建多一個商場。

    回覆刪除
  22. 這條過海行人隧道雖然對於遊客來說將會反應一般,但大會被香港一眾打工一族濫用。
    現時小輪外不論是鐵路還是巴士,逢過海都會收取異常地高的費用。
    反觀看,遠途新界過海線與尖沙咀線的車資差別可極端到$10的地步(681對比87D),而九龍過海線車資可以說是九龍內短途線的約一倍。
    利用10或更是20分鐘行路換取10元或減半的車資對每天需要通勤的上班一族利益實在太大,而行路10/20分鐘也不是一般人不能接受的範圍之內。
    萬一能成功打通香港島與九龍之間的行人路連接,屆時此隧道將會在繁忙時間嚴重不勝負荷,在人流安全上構成極大極大危險;不知來回三對自動行人運輸系統也能不能應對,更遑論接駁地面的電梯負荷。

    回覆刪除

歡迎各位讀者發表意見,筆者會盡量逐一回應。筆者保留刪除任何涉及粗言人身攻擊嚴重離題或其他不當內容的留言之權利,敬希垂注!

為方便交流討論,以及避免被系統誤判為「垃圾留言」,筆者不太鼓勵讀者以「匿名」身份留言。假如在使用「名稱 / 網址」身份留言時,留空網址一欄出現了「網址含有無效的字元」的錯誤訊息,請以半形空格(按一下spacebar)填寫該欄。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由即日起,所有留言需要經過審核,故未能即時顯示


【目前筆者因事暫停網誌更新,期間留言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被審核,敬希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