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超過十年的中環灣仔繞道工程,近日終於被當局正式落實,準備在今年底動工,2017年落成啟用。筆者對工程有最終定案感到相當高興,畢竟因為反對填海人士的爭拗,繞道的興建已經被逼耽誤了很多年,因此筆者現時所祈盼的,就是有關工程再無任何阻滯,並可以如期甚至提早通車。
中環灣仔繞道所經之處,原定填海範圍約廿多公頃。然而,在反對填海人士步步進逼,堅持只有「凌架性需要」才可以作最小規模的填海之下,最終永久填海範圍僅12.7公頃,實屬減無可減。除此之外,當局還引入「臨時填海」的概念,有8.3公頃的填海範圍僅在繞道興建期間出現,完成後將會還原為海面,創香港填海史的先河。筆者認為,當局為求繞道盡快上馬,已經向反對填海人士作出完全的讓步了,唯一的堅持就只是「繞道不能不建」而已,反對填海人士今次可謂贏了漂亮的一仗。因此,反對填海人士到這個地步應該要知足了,不要再找藉口阻礙繞道的興建以及相關的填海工程。
以最低填海幅度興建中環灣仔繞道,背後有不少的代價。現時繞道估計造價達的281億港元(連海濱長廊等相關設施更需328億元),有人批評過份昂貴,筆者認為某程度上是因為繞道銅鑼灣一段需要在海底興建所致,而那些需要被還原的臨時填海範圍,亦為繞道增添了額外的開支。假如繞道按之前的計劃,完全建於填海地的地底,造價相信會較現時略低一些。除此之外,填海範圍縮至最小,亦犧牲了海濱長廊等休憩用地的面積。例如在中環新海濱的規劃中,有人直指6號用地(中信大廈對出)的海濱過於狹窄,可是若果為擴寬有關用地而填海的話,百分百肯定無法通過反對填海人士的一關,因此筆者對這個問題也是感到無可奈何。而在銅鑼灣避風塘一帶的海邊,因為當局決定將繞道改為興建於水底,於是取消了該處的填海,除了喪失修正現時顯得突兀的海岸線的機會之外,更重要就是使灣仔的海濱長廊無法與東區走廊下的海濱長廊連接,使海濱長廊不能夠一氣呵成地由港島西貫通港島東。同樣道理,當局不可能以連貫海濱長廊為理由進行填海。另一方面,因為灣仔填海工程的縮減,令計劃於新海濱興建的新電車線,只能服務中環碼頭至會展,而不能服務灣仔新海濱。這些種種都是盲目取「最少填海」而棄「適量填海」的代價了。
無論如何,既然反對填海人士的「最少填海」理念已經深入民心,亦成為香港社會較主流的想法,筆者一時間很難要求大眾接受「適量填海」的這一套了。所以,在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定案的議題上,筆者也沒有可能一廂情願重提2002年方案,故此只好接受最新的方案,與反對填海人士妥協。最重要的是,筆者希望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從此能夠順順利利的進行,盡量追回過去浪費在填海爭議的時間。
為了 "優化" 海濱休憩用地, 甚至是為了 "修正突兀海岸線" 而填海, 肯定不會被普遍香港人所接受, 情形跟為建單車徑而砍伐樹木相近, 既沒必要更不能算是 "適量填海"。
回覆刪除不過現在填海方案並非真正 "最少填海", 因政府仍有一個高架橋方案, 填海更少造價亦低得多, 不過政府根據公眾收集之意見反對高架橋方案, 反對原因為景觀和橋底海面喪失功能等等。政府的堅持也算是一種欣慰, 希望立法會和 "保港份子" 不要再在此問題上橫生枝節就好。
但其實中環灣仔之間道路擠塞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紅隧及西隧收費差距過大,與其花三百多億建繞道,是不是應該用其他方法把兩隧的收費拉近,便可大幅減低一些無謂的東西行交通.
回覆刪除回 ZK-NBS:
回覆刪除如果要數真正的「最少填海」方案,就是索性不建繞道了。事實上,現時仍有小量人士質疑興建繞道的需要(例如見《區議會支持中環灣仔繞道有何不對?》中的描述),幸而這類聲音不成氣候。
回 Jason:
回覆刪除拉近兩隧的收費固然有必要,可是筆者認為這不能完全替代繞道的需要。
以前那班保港人士,反對填海的主要理據是政府會在填海地上建商廈,成功博取廣大市民的認同。現在填海只是為了興建繞道疏導交通,以及興建海濱長廊讓市民親近海港,並不會興建任何商廈,保港人士仍然諸多批評,實在有點過份。
回覆刪除回 Victor:
回覆刪除筆者在之前的《保護海港條例過於僵化》也表達過類似的論點。只要政府不是為了賣地給商家而填海,筆者認為填海幅度應該可以較寬鬆地處理,可惜這點並未能獲得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