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向各位讀者說聲對不起,本來之前以為自己能夠抽空寫網誌,結果又停了兩個多月。無論如何,筆者仍希望自己仍能不定期到此寫點東西。過去兩年(2009、2010),筆者都有談論過當年的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在筆者眼中,今年的預算案確實很失敗,失敗在不得民心。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選擇不退稅之餘,又向全港絕大部份在職市民派發六千港元強積金。很多市民都期望有退稅,又一直對強積金制度有怨言,難怪今次預算案所惹來的不滿是自主權移交以來最大的。
筆者認為,財政司司長的思維並非完全錯誤:退稅確實只對中產或以上的人士有幫助,不及強積金注資般惠及基層人士。然而,司長卻欠缺了應有的「政治智慧」。根據去年經驗,退稅只涉及約四十多億港元,遠不如注資強積金的二百四十億港元。另一方面,當「綜援」、「生果金」可以「出雙糧」,交稅的中產階層卻得不到「派糖」,後者自然覺得不公。除此之外,司長強調在通脹加劇情況下不會考慮退稅,筆者認為似乎是「馬後炮」——假如去年通脹開始有輕微增長時便作出如此「預告」,相信市民在早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較易接受。至於強積金注資,筆者在之前的文章已提及過這是「不討好」的政策,始終普羅大眾通常都有「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的思維,相信很多市民寧願直接得到一千元現金,而不選擇得到六千元強積金。更甚的是,強積金制度一直被不少市民所詬病,主要是不滿受託人收取過高的管理費蠶食強積金回報,現在政府注資強積金,這些市民自然就覺得令強積金受託人有所得益。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對預算案優化又有甚麼建議呢?退稅只涉及四十多億港元,相對於今年七百多億的盈餘實在微不足道,筆者認為即使在今年繼續推行退稅,並沒有甚麼問題,唯一最主要的副作用就只是以後除非政府出現嚴重赤字,否則每年市民都期望會有退稅了。區區花多一點去年的盈餘,便可滿足不少市民的期望,筆者認為是相當值得的。而強積金注資一事,筆者明白司長對市民退休保障的苦心,故此原則上並不反對。只是筆者認為可以在短期做一些「治標」的措施以針對「益基金佬」的批評,就是藉著一年後才注資的空檔時間,火速修訂強積金條例,規定「所有由政府提供的特別注資(以及其衍生之投資回報)皆不得收取任何管理費」。中期方面,當局應考慮立例規定強積金受託人的管理費比率上限(例如不得超越每年1%),又或者直接介入強積金市場,提供與外匯基金回報掛鉤的強積金基金,同時只收取與營運成本等同的管理費,以市場力量逼使私營強積金受託人自行減少管理費。長遠方面,當局應接納獲主流民意支持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並將強積金轉型為以稅務優惠為主要誘因的自願性供款計劃。
有關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事實上還有不少地方可以談談,如有機會的話筆者會再撰文探討。
很久未見你寫文
回覆刪除其實香港真正需要呢六千蚊既人
既唔係強積金戶口擁有人既強積金戶口
亦唔一定係納稅人 (至少佢地比得起)
建議你睇睇youtube既窮富翁大作戰
回 openaheart:
回覆刪除現在當局願意直接派6,000元現金,相信能夠得到大量市民的掌聲了。不過當局願意作出如此大的改動,實屬筆者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