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

有團體申請設立中上環歷史城區

中西區由於歷史因素,得以保留很多具歷史價值的建築,但該區土地有價,因此成為了城市發展與歷史保育的角力場。舊中區警署建築群及前中央書院遺址(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兩址在媒體上得到較多的關注,筆者亦曾因此在本站發表過意見。可是兩者之間一帶的地區,也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本土特色。一個名為中西區關注組的團體,構思設立中上環歷史城區的計劃,並就相關土地用途的更改,向城規會遞交申請。

在這個編號為Y/H3/3的申請,提出將東至閣麟街及奧卑利街、南至堅道一帶、西至鴨巴甸街、北至威靈頓街的約48,700平方米的範圍內,劃為「其他指定用途」並注明「特別設計區」,當中的地段會設立一些發展限制,例如地積比率限制為5、高度限制為12層、超過兩地段的合併需要城規會批准等等。另一方面,荷李活道以北的一些街道,包括嘉咸街、卑利街等,則會註釋為「市集街」,旨在保留特色的街頭市集。

筆者認為這個中上環歷史城區的計劃在概念上可以接受。該處原來的土地用途為「住宅(甲類)」、「商業/住宅」及「綜合發展區」,可興建數十層的建築。這除了與區內其他建築不協調外,也會引起交通及其他社區問題。該處現時大多為約六層的唐樓,因此把高度限制設為12層,算是有考慮到城市發展的需要。然而,這會無可避免地影響到市區重建局於嘉咸街一帶的發展項目了。筆者認為,假如也將該重建項目限高12層似乎不太合理。之前筆者看過另一個團體對重建項目的建議,在東西兩邊分別興建一座18層及23層的建築,筆者覺得這個發展規模仍然可以接受。但假如項目被一刀切地限高12層,筆者便對此感到有點不能接受。

大體來說,筆者認同設立中上環歷史城區的概念,尤其對「市集街」的註釋沒有任何反對,只是筆者認為在細節上應有更靈活的安排,不致於扼殺區內合乎情理的中小型發展及重建。

0 個意見:

 
評深宜論 — 主要聚焦香港時事、社會、規劃、交通等議題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有團體申請設立中上環歷史城區》及本網誌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