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雙非」(父母皆非香港人)子女引起的一連串爭議後,另一涉及中港文化衝突的爭議最近亦獲得香港社會廣泛關注,就是早前香港政府相當低調地與中國大陸簽訂「私家車自由行」協議,將於今年之內容許中國大陸的私家車到香港「自駕遊」。反對聲音很多時都以大陸人自身的質素作為反對理據,譬如他們惡劣的駕駛態度、變相成為他們偷渡「雙非」孕婦或走私水貨的渠道等等。筆者認為,即使撇除這類「對人不對事」的指責,單憑客觀的環境和技術因素,已經足以有力反對整個「香港自駕遊」計劃。
相信連小學生都知道,香港是一個地少人多、車多路窄的城市,而交通擠塞正是香港其中一個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香港政府於去年才提升汽車首次登記稅,可是過去一年來一手私家車的數量並未因此而下跌,換言之當局在控制路面車輛數目的策略基本上是失敗的。現在本地車輛的數量已經過多,當局反而有意啟用「香港自駕遊」計劃引入外地車輛,是否要「強化」香港交通擠塞的問題呢?以目前香港道路的客觀環境,絕不適宜推行任何「自駕遊」的計劃。
站在遊客的角度來看,他們亦根本完全沒有需要親自駕駛來遊覽香港。香港的公共交通運輸系統相當發達,基本上已覆蓋所有值得旅客一遊的景點,而各種公共交通的服務質素相當良好,也大致顧及了外地遊客的需要。此外,遊客透過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也可以親身體驗一下香港人的生活,例如有機會試用香港特色的電子貨幣「八達通」。這樣具深度的旅遊體驗是「自駕遊」完全無法提供的。
除了以上的主要原因,「香港自駕遊」還有大量技術上的問題。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中港兩地的駕駛習慣完全不同——香港是使用靠左行駛的右軚車,大陸卻是使用靠右行駛的左軚車,大陸司機駛到香港的道路,定必難以適應左右,更不要說他們還需要理解英式的交通標誌牌了。就算以上問題可以透過強制自駕遊司機必須通過額外的駕駛測試來解決,他們所駕的車輛本身也是一個重大問題,因為香港對車輛的規管遠較大陸嚴格,不僅是排出廢氣的標準,還包括車輛各裝置(例如輪胎、車頭燈等)的規格,相信不少大陸車輛都未必能完全符合香港的最低要求。再就算這個問題可以透過只容許符合香港要求的大陸車輛入境,仍需要面對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交通事故的善後事宜——外地車輛發生涉及傷亡意外後,如何處理其向死傷者賠償及刑事責任的問題呢?外地車輛沒有第三者保險(就算有都相信不會適用於香港),而且中港兩地的法律制度完全不同,當局可有妥善的處理方法?
從以上分析可見,即使抱著「對事不對人」的心態,仍然存在充份理據反對「香港自駕遊」。希望大家暫時抽離一下因為「雙非」問題而產生對大陸族群的不滿情緒,嘗試從中肯理性的角度來反對這一個不可行的政策。
2 個意見:
看到報張只從"人"的角度去提供反對理據,有點可惜
我想法律追究問題是唯一重要的問題
如果自駕遊發牌是一對一的話,理論上交通會互相抵消
空氣污染問題的話,若能限制汽車規格也可控制
畢竟以法治做論據比環境和其他的更能吸引香港民眾
回 KY:
本來兩地遊客都只能利用公共交通,兩地自駕遊發牌後,令兩地部份遊客都可以自己駕駛,結果是兩地的交通都會增加。廣東道路能否消化額外流量筆者不便評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香港將會吃不消。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