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協會旗下的公共屋邨逐漸老化,加上自從居屋停售之後,未合資格租住現時公屋而又難以負擔私人樓宇的人士越來越多,因此房協倡議發展「中產公屋」,為這批人士提供安居之所。雖然這或多或少會對私人舊樓租務市場構成少許影響,可是在居屋無限期停售的前提,筆者認為「中產公屋」值得嘗試一下。
事實上,房協以前亦曾經將公屋分為兩類:甲類的出租對象為低收入家庭,與房委會的公屋相似;乙類則出租予較高入息家庭,但其單位租金仍低於市值,大約是市值的七成。乙類屋邨包括北角健康村、油麻地駿發花園及荃灣寶石大廈。後來房協改為發展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夾屋),便停止興建乙類屋邨。
今次的「中產公屋」計劃,與乙類屋邨相似,租金維持在七成市值水平,但額外加入了租約期限制,租住者累積一定財富後便要遷出,使有關資源可以真正惠及有需要的人士。而且為了盡量減少對私人市場的干預,房協亦承諾有關單位不會大量興建。
筆者認為,有關計劃可以為房協重建舊屋邨提供更大的誘因。現時的公屋興建由房委會主導,因此房協若清拆舊屋邨,除非能夠有其他新用途(例如長者屋),否則政府一般都會直接收回有關土地。所以房協近年寧願花費高昂維修費用,亦不敢貿然決定清拆。而「中產公屋」正好為舊屋邨重建提供一個合適的新用途,重建的樓宇可以為更多人提供更優質的居住環境,使土地資源能夠充分被善用。更重要的是,資產與入息介乎基層與中產之間的「夾心階層」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政府卻先後終止夾屋和居屋的發展以及首次置業貸款計劃,他們的住屋需求備受政府忽視。若果政府堅持無意恢復以上計劃,發展「中產公屋」不失為一個能夠滿足他們需要的方法。
3 個意見:
石先生贊同凱文說,興建乙類屋邨值得嘗試。因為現時香港社會出現兩極化,有日本 M型社會的情況出現,中產雖然出現兩極化,但以向下流的比較多。這些人不算是貧窮,但收入卻不足以擁有私人房屋。雖然他們有足夠收入租住房屋,但房屋的支出可能佔收入 30% -50%,令負擔增加,儲蓄率也減少。
如果這批人士可以有較私人市場便宜的房屋,部份人士肯定會租住,雖然這批屋邨被灌以公屋之名,但實際上這批居住者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匯聚財富,然後把這批資金作置業之用。(從九成樓宇借貸政策下,你可以看到有多少人沒有能力付出首期。) [More...]
由於建議中的住居計劃有富戶機制,累積一定財富便要遷出,如果機制有效,應該不會造成濫用。只是如何做到這個財富機制呢?使用現在入息審查計劃,可行性不高。也許要引入個別審查機制才行。但房協請排除萬難建中產公屋吧!但也要改名才行。
(本文同時張貼於本人的網誌及閣下的網誌。)
回 石先生:
筆者亦認同「中產公屋」有需要改名,畢竟「公屋」一詞給很多市民的感覺始終都是與基層有關,並認為中產不應與基層爭利。不過,筆者認為定期(每年或每兩年一次)的「入息審查計劃」並不見得有甚麼大問題,如果戶主拒絕申報或被揭發作出虛假陳述,自然就會被收回租住權了。
(本文同時張貼於筆者的網誌及閣下的網誌。)
有別於與新界新市鎮公屋發展,離島的公屋單位不足一直為其基層島民所詬病,目前除了北大嶼山新市鎮,全部離島公屋單位非常緊張,南丫島則更糟糕,該島完全沒有公共房屋。
另一方面,北大嶼山新市鎮與坪洲及長洲同樣是離島,前者卻在輪候冊編配選區上屬「擴展市區」,這是對坪洲及長洲的公屋住戶不公平,而馬鞍山與大埔及北區(粉嶺/上水)是新界偏遠地區,卻屬輪候冊編配選區中的「擴展市區」,是對大埔及北區的公屋住戶不公平。
因此,房委會需要修改公屋輪候冊編配選區,以下是修改以後的各區所屬輪候冊編配選區
西區(堅尼地城)*:市區(紅色)
南區(香港仔)*:擴展市區(黃色)
東區*:擴展市區(黃色)
九龍:市區(紅色)
將軍澳:擴展市區(黃色)
沙田:擴展市區(黃色)
馬鞍山:新界(綠色)
大埔:新界(綠色)
北區(粉嶺/上水):新界(綠色)
大西南(葵涌):擴展市區(黃色)
北大嶼山(東涌):離島(藍色)
大西北(屯門/元朗/天水圍):新界(綠色)
坪洲:離島(藍色)
長洲:離島(藍色)
南丫島(榕樹灣)*:離島(藍色)
至於房協方面,則可在以下地區修建公共房屋
市區(紅色):西區(堅尼地城)*,北角*,筲箕灣*,紅磡,牛頭角
新市鎮(綠色):鴨利洲*,柴灣*,將軍澳,沙田,荃灣
離島(藍色):馬灣,南丫島(索罟灣)*
*-該區公共房屋單位禁止綜援人士入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