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這項超大型基建項目,筆者一直都頗為關注。在香港口岸的選址上,筆者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應設在散石灣》中極力推銷那個最接近大橋起點的方案,逐漸軟化至《港珠澳橋口岸修訂勉強合格》中表示「只好面對現實作出讓步」,原則上勉強接受當局選址機場島東北。然而,東涌居民及所屬區議員原來一直未對當局的修訂「收貨」,最近更夥拍了多個環保團體,合力研究出一個將口岸設置於機場島以西的反建議。筆者對這個位於介乎機場東北與散石灣之間的選址方案又有甚麼意見呢?
筆者記得昔日不滿當局選址的北大嶼山居民,大多數都支持最遠離民居的散石灣方案。然而,由於政府聲稱在散石灣填海會「阻礙珠江水流」,加上環保團體亦不支持散石灣方案,認為會破壞當地天然海岸線及生態環境,不滿當局選址的人士遂聯同環保團體齊心支持機場島西面方案,站在同一陣線以求發出更大的聲音。這個方案既比起當局方案大為遠離民居,亦同時比起散石灣方案對環境構成較少的影響。
驟眼看來,機場西方案與散石灣方案的分別並不是很大,前者對環境的影響甚至比後者更少,為何筆者當初卻是傾向支持散石灣方案呢?除了筆者認為口岸越接近大橋起點越為優勝的原則,另一個考慮到的地方就是機場的極長遠發展。當時設計機場的時候並未有在機場島西岸設有任何發展,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要預留他日能夠將跑道延長的可能性。現時香港國際機場的兩條跑道各長3.8公里,足夠應付目前所有的民航客機。可是科技日新月異,難保二三十年後的飛機需要更長的跑道才可升降。環顧前啟德機場的七十年歷史,其跑道亦曾多次進行擴建,可見赤鱲角機場的跑道在幾十年內需要擴建並不是甚麼天方夜譚的事。因此,假如將港珠澳大橋口岸設在機場以西時,有機會侷限了將來延展跑道的靈活性,口岸的建築屆時可能會變成一個主要的障礙。
由此可見,若果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選用機場西方案,口岸的規劃佈局上需要特別作出考慮,包括必須將所有建築物集中在兩條跑道之間的位置,而跨過南面跑道以西區域的一段道路,亦應盡可能設於地底。在符合以上的條件下,筆者原則上亦支持這個機場西方案,畢竟這比起當局的方案更接近大橋起點。只是筆者同時亦預料到,就算北大嶼山居民與環保團體攜手合作極力抗爭,當局願意放棄機場東北方案的機會十分渺茫。
0 個意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