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報章提及,沙中線的興建令紅磡的國際郵件中心需要覓地搬遷。而國際郵件中心的位置,正是筆者早前《香港第四條過海隧道——紅隧平行方案》中需要徵用的位置。筆者不太清楚沙中線將會使用的確實位置,會否影響筆者第四海隧建議的可行性。不過,假如沙中線的過海隧道會與之前的建議有所衝突,筆者現在另外再準備多一個方案,但都是與紅磡海底隧道平行。
既然同時與紅隧平行,之前那個方案建於紅隧以東,今次這個當然建在紅隧以西了。上次是將現在兩條管道用作北行,今次當然改為用作南行,另建一條四線的北行管道。這個方案在九龍所影響的道路和建築會比較多。康莊道、康泰徑、康榮徑及康達徑需要被廢除,科學館徑需要變成掘頭路,而康達徑花園、香港消防處總部大廈暨尖東消防局,以及兩者之間的空地都需要被收回。而新管道的出口,正是在尖東消防局一帶的位置。相比起筆者早前的方案,優點是九龍那邊不需要填海,而且新管道出口更接近現時的出口;缺點則是需要拆卸十多層高的尖東消防局,而穿過九鐵尖東至紅磡段的地底路軌也將會是一個挑戰。香港島方面,今次不用拆卸警官俱樂部,取而代之的是香港遊艇會。而填海的範圍則會改於灣仔貨物裝卸灣之內。
兩個第四條海底隧道方案各有利弊,但重點是在於與紅磡海底隧道的平行,亦是筆者的建議被質疑的最大聲音。質疑者批評,把紅隧擴寬,港九兩岸出入口的道路會承受不來。不過筆者重申,這個質疑難以成立,畢竟現時擠塞的禍根是海隧入口的車輛匯合時所引起。只要擴寬紅隧,這個樽頸位便會消失。更重要的是,這個位置是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的最適當選址。紅磡海底隧道與西區海底隧道之間的海旁已經高度發展,實在難以找到隧道的落腳點及興建連接主幹道的道路位置;紅磡海底隧道與東區海底隧道之間雖然會有上岸位置,可是需要牽涉大量的填海(筆者沒有所謂,但問題是很多人都堅決反對填海),也遠離中灣至灣仔一帶的心臟地帶。在質疑者未能提出更合適的選址之前,筆者將會繼續堅持將新過海隧道與紅隧平行是最佳的方案。
3 個意見:
你知道文中提及到「康達徑花園、香港消防處總部大廈暨尖東消防局...兩者之間的空地」的由來嗎?它是理大前教職員宿舍「百粹苑」,早已計劃拆卸重建為新的教學酒店大樓。你在寫這篇文時拆卸工程完成,當然是一塊空地,但現在已經興建了廿多層建築了,比尖東消防局還要高。你說有沒有可能為了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而拆卸這座建築呢?
我並不反對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但紅隧週邊根本就沒有空間進行擴建,所以你的紅隧平行方案恐怕只是一廂情願。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我以為這個「複製紅隧西線方案」,並不一定要拆掉理大酒店和消防總部,原因是隧道西面其實有條兩線的隧道迴轉路和三線的康莊道,故要設置四線的過海隧道引路,可能只需新建行車天橋以取代迴轉路,以及廢除或重置康莊道。當然,要在尖東線下興建隧道,仍可能會有一定技術困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