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

居屋於新界東北新市鎮起死回生?

居者有其屋計劃始於1973年香港政府的「十年建屋計劃」,而首批居屋屋苑於1978年落成。直到2002年,香港政府以「私人住宅物業應由私人發展商以市場作主導興建」為理由,宣佈停止建造和售賣居屋。2005年及2008年,立法會議員兩度建議政府重新興建居屋,但均被政府拒絕。另一方面,規劃署發表了新界東北的古洞北、粉嶺北及和坪輋/打鼓嶺三個新市鎮的初步規劃建議,傳媒焦點落於嶄新公私合作發展概念,筆者卻留意到古洞北及粉嶺北分別有18%及33%的住宅用地將用作發展居屋的用途。當外界不少人認為香港以後都不會再有新建居屋時,這些新市鎮卻仍然會預留居屋用地,這是否意味著居屋能夠起死回生?

根據規劃署剛發表的《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古洞北新市鎮以「邊界市鎮」為主題,容納約10萬人口,設有約40,900個住宅單位,當中私營房屋佔56%、公屋佔26%,其餘18%則會發展居屋。而粉嶺北新市鎮則以「河畔市鎮」為主題,容納約8萬人口,設有約30,800個住宅單位,以佔36%的公屋為主,私營房屋只佔31%,其餘33%則會發展居屋。坪輋/打鼓嶺則只會用作貯物及工業用途,不會發展住宅。

筆者認為古洞北及粉嶺北所謂主題十分空泛,究竟怎樣才是一個「邊界市鎮」?低密度嗎?似乎不是,因為「邊界市鎮」與「河畔市鎮」的最高地積比均為6.5倍,最高樓宇高度同樣是46層。住宅比例方面,筆者總算見到政府汲取天水圍新市鎮公屋過多的問題,現在決定將其比例限制在約四分一至三分一之間,筆者也表示認同。

不過,筆者認為最耐人尋味的,始終是在有關規劃建議中仍然預留了居屋用地。約三個月前立法會才通過動議,促請房屋委員會重新興建居屋,政府卻回應指,不會再考慮復建居屋,土地只會撥作興建公屋。這使很多人相信居屋在可見的將來也不會恢復興建了。現在規劃建議中仍維持居屋的建議,總算沒有抹煞去將來恢復興建居屋的可行性。然而,新界東北新市鎮發展需時,保守估計要到10年之後才逐步落成,就算屆時恢復興建居屋,也是一件頗遙遠的事了。最怕就是屆時新任政府的思維與現屆一樣,維持無限期停建居屋的決定,將那些居屋地都撥作公屋之用,導致那些新市鎮的貧窮人口比例過高,重蹈天水圍的覆轍。筆者對於政府停建居屋沒有甚麼特別意見,但堅決反對政府將所有居屋地都撥作公屋之用。居屋的主要對象,主要是不合資格入住公屋的市民,興建更多公屋並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政府應該提供更多私營房屋用地供私人發展商發展,再以一些措施幫助居屋昔日的對象置業,例如推行首次置業而樓價低於某個水平的置業者豁免印花稅,作為停建居屋的補償。

4 個意見:

匿名說...

成交價低於二百萬的物業交易,印花稅只是100元。
因此再豁免印花稅的意義不大。

另外,希望網主能夠取消網誌的頁面自動重新整理,或者恢復昔日的留言方式,否則根本難以留言。
現在留言打到一半時頁面突然自動重新整理,令原本的文字不見了,害我需要重新打多一次。

凱文說...

回 J Wong:

筆者忘記了現時香港政府已經對物業交易的印花稅十分寬容,不過還是有其他方式補償停建居屋,例如重新推行「首次置業貸款計劃」。

至於留言方式方面,是筆者考慮不周,現已改用回Blogger.com的傳統模式。對於之前對各位留言者做成的不便,筆者在此表示歉意。

Declan說...

有關古洞北、粉嶺北的規劃「預示居屋可能復建」,這實在是日月報記者於報道時引述的手法所引起的誤會。(日月報原文

日月報引述的所有數據(公私營建屋比例、地積比率、發展概念),均出自規劃署《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的第一章:「前《新界東北研究》回顧」。即是說,報道刊載的那些規劃數據、設計圖等資料全部是 1998 年舊研究報告的建議,可是記者的處理手法卻有意無意地大篇幅引述,既有(舊)數據,又有(舊)規劃發展圖,只在下半部份加上一句「有關構思於90年代後期提出」,實在使讀者誤會。

事實上新研究文件已經提出這次研究工作要考慮的「新形勢、新機遇」,如居屋停建、中港關係更緊密等,實際上是把舊研究的建議推倒,一切從新研究。新的《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預計 2010 年底才完成報告,現時才剛開始「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所以最快明年才有初步規劃數據及藍圖。

發夢中:不過其實現時公營興建的居屋跟公屋其實無大分別,當年政策一轉出現過居屋變公屋,難保將來政府一句「扶助青年人置業」把已規劃 / 興建完成的公屋一夜變居屋。說不定更可能是 2012 / 2017 特首普選(如有競爭)的競選政剛之一。

凱文說...

回 迪仔:

謝謝您的資料。筆者還以為自己獨具慧眼,發掘到一個被人忽略的議題,原來只是報章的誤導。之前筆者根本沒有在意「有關構思於90年代後期提出」那一句,現在再看一次才留意到。既然舊方案不再被使用,筆者真是不明白為何報章還要這麼詳細報道有關詳情。

至於公屋變居屋,也並非不可能的事,畢竟居屋的質素只是比公屋稍為好一點而已,要改裝的話肯定比紅灣半島由居屋變私人樓宇容易得多。

 
評深宜論 — 主要聚焦香港時事、社會、規劃、交通等議題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居屋於新界東北新市鎮起死回生?》及本網誌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