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界的人士最近高調爭取於西九文化區創設「香港文學館」,作為香港文學研究、教育和交流的公共空間,引起了社會上一些討論,支持與不支持的聲音皆可聽到。筆者每日都業餘地撰寫網誌文章,雖然未有機會將作品結集成書,但總算與文學界勉強扯上一點點關係。看過正反論據,筆者雖然原則上大致認同香港可以設置一座文學館,但至於文學館為何需要捆綁於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發展計劃中,提倡者似乎並未有強而有力的理據說服筆者支持。香港文學館為何不能像香港科學館、香港文化博物館甚至香港電影資料館般自成一閣呢?筆者甚至覺得,文學館並非必須以實體存在不可,何不考慮將香港文學館建於互聯網上?
顧名思義,文學館的主要功能就是展示文學作品,而文學作品則是由文字構成。無論是展示一本實物的書籍,還是將書籍轉化成電腦檔案再展示,在「展示文學作品」這個功能上兩者的分別並不算大,因為兩者雖然份屬不同的媒介,但始終都是展示著相同的文字。再者,文學作品並不像視覺藝術作品,後者需要親身到藝術館觀賞真跡,才能夠鑑賞到作品的藝術價值,假如將作品複製出來,便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了。相反,欣賞文學作品絕對沒有觀賞原稿的必要,即使是經多次複製(出版),只要原文沒有任何改動,其文學價值與原稿無異。況且,文學作品的文學價值與其歷史價值並無直接的關係。年代較為久遠的文學作品,並沒有需要將當時的出版物視作歷史文物般在實體的場地展示出來,就算真是如此展示,基於保護文物的考量亦不能夠讓人隨意翻閱,有違「展示文學作品」的真正原意了。讓筆者舉一個實例。筆者在參觀香港書展時,經過了「名家推介」的展覽場地,展示由社會名人所推薦閱讀的書籍,可是場內被展示的書籍卻是鎖在櫃內,參觀者並不能翻閱,如此展示書籍與索性不作展示又有何分別?如果只是讓參觀者認著書籍的外觀以便到場內攤檔購買,一張展示書籍封面的圖片已經滿足這個「按圖索驥」的需要,又何需展出書籍的實物呢?
由此可見,文學館不見得需要以實體存在,虛擬的文學館一樣是可行的:只要將文學作品電子化儲存,再將資料庫連上互聯網,便可以讓市民隨時隨地欣賞到文學作品。互聯網是年青人最常接觸的媒介,所以假如將香港文學館建於互聯網上,對於向年青人推廣香港文學這一方面,相信比起設立實體的文學館能夠產生更大的威力。當然,就算香港文學館並不作為西九文化區的一部份,甚至不以實體存在,但是如果沒有香港政府的全力支持,相信單靠民間力量實在難以成事。故此,設立香港文學館一事仍需要當局的首肯,關鍵問題只是當局(以至香港文學界)會否接納筆者的大膽構思了。假如筆者的構思得以落實,筆者更進一步地認為,性質與香港文學館最為相似的香港電影資料館,長遠來說同樣也應該要走電子化及虛擬化的一步。
6 個意見:
這回攪了大錯吧?倡導建立文學館者,正正是想回復文學跟生活和空間緊密的關係。
文學不是源於訊息本身,把文學當作訊息處理和壓縮,並不妥當。單純的文本只是文學落入載體的其中一種形式。
沒有劇場的沙士比亞是甚麼?沒有時代背景的馬克吐溫、雨果、大仲馬又是甚麼?大文豪呼應時代,要展現其風彩就得還原時代風貌,通俗文人呼應生活,要探討他們的文字韻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重現他們的起居和工作間。
許多信箋、照片、丹青,都有實物可供展放。如果說這些東西掃描上網就可以了,那我不妨說科學館也可以在網上用 VR 完全模擬,各種藝術、歷史館更不在話下,行為藝術也放個視頻就夠了?
更何況,我們不該把文字工作直接視為文學,許多文字工作跟創作沒有太大關係,更不具備藝術價值,放久了就連時代價值都不足以反映,只能被視作資料檔案。
版權費用該蠻高吧
回 李學斌:
筆者只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觀點去議論此事,閱過閣下的回應後,發現似乎當中有很多地方都了解得尚未透徹。無論如何,謝謝閣下的指教。
回 匿名:
版權費用方面,筆者認為問題並不算大。文學館旨在推廣文學而非牟利,將文學作品納入館藏之前,亦應該會徵詢版權持有人的意見,相信當中很多人都會選擇無條件捐贈出來,又或者只收取象徵式的費用。
我個人是不會去xx館看上了鎖的展品, 所以這方面的是不贊成放甚麼展品, 不過, 文學館如果能夠營造出文化氣息, 倒是可以考慮
至於網上文學館的必要性我抱有懷疑
古典文學網上多的是,文學館最多只做到「匯集」的功能~
而現在的文學(特指仍有版權的), 持有人恐怕不怎願意公諸天下吧
(其實, 藝術作品拍下來其實也差不了多少....否則, 有多少人可以看到蒙羅麗莎?)
Re李學斌:
在現今世代, 上網已是生活的一部份
故將文學作品放上網閱覽, 也無違背"回復文學跟生活和空間緊密的關係"
再者, 總不能要看基督山恩仇記, 就搭個法國十八世紀舞台, 這未免不切實際/吹毛求疵
@凱文
希望不要見怪就好,我很喜歡閱讀你寫的評論!既有毅力又不花巧,感覺很踏實。
@三倍笨蛋
沒錯,上網是生活一部份,是故把電腦和網絡擺在展覽中,已是司空見慣的事。
當中比較成功的例子,是把網上創作過程視覺化,啟發沒有體驗或未曾如此想像的參觀者,乃至提供專面讓他們親自參與。
或者你會覺得這種東西放在網上就好了,何必為此建館?答案也很簡單,場館空間便利所有人,尤其便利傳統團體組織參觀,如學校、旅行團、社區中心、老人院,這些機構可不是源出於網絡,他們跟網絡甚至可能沒有連繫,或不能靠網絡完成所有目的。
另,你提到基道山恩仇記如何呈現,答案恰恰反映在法國馬賽伊夫島和維拿科特雷的大仲馬紀案館中。對於這些地方,保育歷史風貌、刺激本土經濟跟設立文學館等目的連成一線,沒有更省事的了。
正因為這城市不斷發展,孕育文學的場所、景觀都不容易保留。若果難以力挽各點折遷,有文學館提供場所的話,起碼可以把東西集中搬入一個方便管理和覽示的空間。這些東西可不是憑空再造出來的,反而是因地制宜保留下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