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

探討南港島線東段三大議題

筆者在望穿秋水下,終於等到南港島線東段第二階段設計曝光了。感謝南區區議員馮煒光在上傳了早前在區議會討論的有關文件,讓筆者在諮詢期正式開始前可以先睹為快。第二階段諮詢的重點並不多,而且也沒有接納筆者在《對南港島線東段初步設計的意見》提出的三大建議,但無論如何,筆者先對於所謂的三大議題進行探討,有機會再於另文表達其他意見和建議。

港鐵公司在第一階段公眾諮詢歸納了有關鐵路設計的三個主要議題,包括香港仔隧道至利東站一段採用高架橋還是隧道、利東段於漁安苑地底經過的問題,以及漁安苑內設置出入口的問題。筆者會逐點提供一下自己的意見。

首先在用高架橋還是隧道的抉擇上,筆者對高架橋方案完全可以接受,因為理解這是成本最低、施工期最短及最少技術困難的方案。南區不像高度發展的港島北岸及九龍半島,需要被逼在鐵路建於地底。加上南港島線東段的使用者會包括較多遊客,使用高架橋可以令乘客觀賞景色。至於全面使用淺隧道的方案,筆者總覺得弊多於利、得不償失。反而「隧道及架空」較為可以考慮,鐵路在香港仔隧道至黃竹坑站一段採用高架橋,之後潛入地底,在海底跨越香港仔海峽。反正遲些建西段之時,也需要在黃竹坑站以西潛入地底,因此這個做法較全面使用淺隧道合理,唯一問題是會令原來已深40米的利東站變成深至60米左右,對乘客會構成進一步的不便。因此,筆者的結論與港鐵公司的結論一致,都是認為高架橋設計較為可取。而筆者的次選方案就是「隧道及架空」。

而於利東段於漁安苑地底經過的問題,港鐵公司拋出了兩個方案(基於使用大橋橫跨香港仔海峽的假設),其中一個方案是以高架橋跨過鴨脷洲徑,車站會較接近地面;另一個是在地底跨過鴨脷洲徑,車站會較遠離地面。筆者認為第二個方案較易令人接受。把這一小段高架橋改為設於地底,成本並不會增加很多,同時減少對漁安苑及深灣軒的影響。至於漁安苑內設置出入口的問題,港鐵在最新設計中將出口安置在屋苑旁邊。對於有關爭議,筆者認為還是尊重漁安苑多數居民的意願吧。假如多數居民覺得出口會帶來治安問題,又不介意出口遠離自己,港鐵便盡量遷就,否則的話現址算是理想。

筆者暫時在此作結,遲些將會繼續討論第二階段公眾諮詢的其他議題,包括備受關注的海怡半島站問題。

2 個意見:

Eddy Ng說...

利東段於漁安苑地底經過的問題,港鐵公司拋出了兩個方案(基於使用大橋橫跨香港仔海峽的假設),其中一個方案是以高架橋跨過鴨脷洲徑,車站會較接近地面;另一個是在地底跨過鴨脷洲徑,車站會較遠離地面。筆者認為第二個方案較易令人接受。把這一小段高架橋改為設於地底,成本並不會增加很多,同時減少對漁安苑及深灣軒的影響。

方案一:以高架橋跨過鴨脷洲徑
此方案和漁安苑 F座珊安閣地面只有3米
根本想出來的人真的有思考過嗎?
還是只為方案2令人感覺合理而推出?

方案二:在地底跨過鴨脷洲徑
此方案和漁安苑 F座珊安閣地面有15米距離,但離開最深的一根樁柱只有0.3米,距離最接近的樁柱也只有1.5米,先不說MTR的施工技巧能否做到,但一個以21年(通車時為26年)的屋苑,設計時沒有考慮鐵路會經過地底,而且大部係鬆軟泥層,將會出現什麼問題,想必影響深遠

凱文說...

回 小象幫幫:
筆者不是工程出身,對這些問題沒有答案,只是覺得如果真是兩個方案均有這樣多問題,港鐵公司真的會甘願冒險匆匆上馬嗎?筆者所作出的評論,也是基於假定港鐵公司所提出兩個方案均已被驗證為可行。不過,如果漁安苑能夠找到獨立工程師並評估出工程存在不能接受的風險,南港島線東段現今的刊憲方案肯定會被推翻了。

 
評深宜論 — 主要聚焦香港時事、社會、規劃、交通等議題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探討南港島線東段三大議題》及本網誌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