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

港鐵站名趣談:荔枝角站與長沙灣站錯配揭秘

筆者在這個網誌中曾經多番強調,港鐵站名的影響力很大,足以改變市民的一個地方的地名的認知,所以為車站改名時必須十分小心。有讀者之前舉出過一個重要例子:「有不少命名,車站並非座落在站名所在的那個地區:比較經典的有:長沙灣站是在深水埗區,荔枝角站是在長沙灣區。但隨着日子久了,深入民心,這些命名逐漸被認同接受,而車站附近建築物名稱也被『同化』。」今日就讓筆者詳細介紹一下這個「荔枝角站與長沙灣站錯配」的典故。

(後補:為了減少讀者的混亂,現在為每個相同的車站標示相同的顏色,但願不會反而變得更混亂吧。)

首先,大家必須要知道荔枝角及長沙灣原本所指的地方。「荔枝角」原本是一個海角,位置大約是在美孚新邨的東南部一帶。在1960年代未被大規模填海之前,「荔枝角」這個海角對出正是一大片海灣,被稱為「荔枝角灣」,簡稱「荔灣」,後來成為了美孚新邨及荔枝角公園的所在地。另一方面,「荔枝角灣」東南面的海灣,就是「長沙灣」了。簡單來說,現時的「美孚站」座落在荔枝角,而「荔枝角站」則座落於長沙灣的範圍內。而「長沙灣站」亦較為遠離長沙灣的中心,而該處昔日也普遍被視為深水埗的北部。

不過,荔枝角站與長沙灣站的錯配並非一早就出現的。1967年設計地鐵定線的初稿中,「荔枝角站」及「長沙灣站」均在正確的位置上。另一方面,位於深水埗北部、今日稱為「長沙灣站」的車站,當時稱為「蘇屋站」。可是,該站與蘇屋邨有超過500米的距離,顯然不是一個理想的命名。到1970年代末興建荃灣線時,地鐵公司便決定將「蘇屋站」改稱「長沙灣站」,導致出現相應的改動:原本位於長沙灣範圍內的車站,要讓出「長沙灣站」一名,但最接近的地名已是「荔枝角」(雖然約有500米的距離),只好使用「荔枝角站」;原本位於荔枝角範圍內的車站則較為好一些,因為所處的位置正就是「荔枝角灣」旁邊,可以改稱「荔灣站」(後來因為美孚新邨而改名為「美孚站」,不過這是後話了)。

問題的根源,就是出自今日「長沙灣站」(昔日「蘇屋站」)的命名了。這個車站的所在地,可以說是處於長沙灣及深水埗交界,以地名命名確有一定難度。至於車站附近的公共屋邨又是否可以考慮呢?最接近車站的為元洲街邨(今日稱為元州邨),但一來「元洲街邨」所指的「元洲街」是一條很長的街道(約1.6公里),更何況「元洲街」所指的「元洲」,反而是今日深水埗站一帶,所以並不適合將之稱為「元洲站」。而另一個較著名的屋邨李鄭屋邨,雖然比蘇屋邨較接近車站,但仍有近400米之遙,所以「李鄭屋站」也不太適合。剩下來的就只有位於車站以南約200米的長沙灣邨(已於2001年拆卸)了,而筆者相信今日「長沙灣站」應該就是得名自長沙灣邨。

假如由筆者為「蘇屋站」改名,進行過以上的分析後,實際上也沒有甚麼好提議,總不能因附近的主要街道「東京街」(以越南的東京,即是今日的河內命名)來稱為「東京站」吧?而「長沙灣南站」或「深水埗北站」均是四個中文字的站名,也不適合使用。筆者寧願把它維持「蘇屋站」的原名,雖然這個名稱不太貼切,但至少不會像現在一樣「牽連」了本來的「長沙灣站」被逼稱為「荔枝角站」的名稱錯配。

可是筆者又覺得,荔枝角站與長沙灣站的錯配問題,其實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地鐵公司,主要問題還是長沙灣及深水埗一帶的地名使用情況本身已經混亂,兩地也無明確的分界。例如「深水埗運動場」事實上已經算是長沙灣的範圍,而已被拆卸的「長沙灣邨」則應該屬於深水埗的範圍。在這種情況之下,車站實在難以被準確地命名。

14 個意見:

匿名說...

既然你話到"元洲"本來係指今日深水埗站一帶,
點解唔可以將"深水埗站"改叫"元洲站",
"蘇屋站"就改叫"深水埗站"?

凱文說...

回 CK:

問題是原來的「元洲」已經於1920年代起被併入深水埗發展,事隔50年,已經不是很多人知道該處是「元洲」,反而可能會認為「元洲」是指「元洲街邨」。

至於當時的「蘇屋站」改稱「深水埗站」,確實不失為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不過問題是「深水埗站」一帶再沒有合適的地名。最接近的主要街道「南昌街」又太長,由當時海邊連接到大窩坪,所以也不適宜以此街名作為站名。(雖然今時今日真是出現了「南昌站」,但它是以附近的「南昌邨」命名的。)

匿名說...

雖然俾咁多地名/站名搞到有d亂﹐不過讀完後都總算學多左野。

美中不足係您冇提到﹐假如依家個荔枝角站唔叫荔枝角站﹐但又冇得叫長沙灣站喎﹐您又會有咩野建議呢?

凱文說...

回 匿名:

針對較為混亂的問題,筆者也多次整理及修飾過這篇文章,希望使讀者較易消化。其實之前那篇《談沙中線土瓜灣區兩個車站名稱之爭議》也有人私下反映過類似問題,但筆者之前也想不到解決方法。也許筆者嘗試以顏色標示站名,使讀者能夠更易分得清楚吧。

現在的荔枝角站不能用最貼切的「長沙灣站」,筆者也暫時想不到還有甚麼合適的名稱了,所以在文中才未提及有甚麼建議。

匿名說...

其實蘇屋=/=蘇屋村,只是有了蘇屋村才變成普遍指蘇屋村,其實以前蘇屋村未起之前,是木屋區,這些木屋區到現時保安道街市一帶都被稱為蘇屋,這應該是解釋了為何最初有蘇屋站的構思,但後來被木屋區拆卸後,才變成現在蘇屋泛指蘇屋村,所以蘇屋實際跟現時長沙灣站的距離並非如蘇屋村跟長沙灣站那麼遠。

凱文說...

回 匿名:

謝謝您的指教!筆者之前也沒有留意到「蘇屋」昔日所指的範圍更廣。應該就是到了1970年代末時,很多市民已經逐漸遺忘了廣義上的「蘇屋」,以為「蘇屋」等同「蘇屋邨」,才使地鐵公司放棄使用「蘇屋站」的名稱。

除了車站名稱之外,公共屋邨名稱改變地名習慣的例子也有很多,值得筆者日後抽空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匿名說...

我認為現時的長沙灣站應命名為「麗閤站」,其餘荔枝角站及美孚站則根據地名。港鐵站的車站命名始終也會影響香港人對地名的稱呼。

凱文說...

回 匿名:
「麗閣站」與「荔枝角站」讀音相近,恐怕容易引起混亂。

AC說...

當年「荔灣」改名為「美孚」,據說也是因為不少人將荔景、荔灣、荔枝角三個車站混淆所致;但大埔墟vs大埔(滘)沿用70年卻沒有問題。

凱文說...

回 AC:
連續三個「荔」字頭的站名,確實較易引起混淆的。

Unknown說...

其實沙田站附近並沒有沙田邨沙田街等等,當時被稱為『沙田邨』瀝源邨,到後來整個『瀝源』被改成「沙田」,才開始興建沙田新市鎮,所以沙田站是可以命名為「瀝源站」「禾輋站」或者「源禾站」(根據源禾路)

KK說...

我建議那個美孚站繼續沿用荔灣站,因為荔灣就在荔枝角的位置,而且荔又可以代表到荔枝角之後荔枝角站改名為長沙灣站, 之後買部長沙灣站,為什麼長沙灣南站四個中文字的站名不適合使用?如果四個中文站名不適用的話,那麼堅尼地城站、香港大學站、海洋公園和海怡半島也是四個中文站名,如四字中文站名真的不適用的話,那麼香港大學站真的要改名為石塘咀站、港大站、屈地站或寶翠站,而堅尼地城站真的要改名為堅城站,而海洋公園站真的要改名為海園站,而海怡半島真的要改名為海怡站?

KK說...

我看到這裏已經開始突破盲點蘇屋邨和荔枝角也有五百公里距離,即時說這裏根本沒有人命名,那麼使用蘇屋的名字也很正常吧!那李鄭屋站又如何?

KK說...

荔枝角灣唔係等於長沙灣?大家要諗清楚喎!荔枝角只係一個海角嚟㗎咋!

 
評深宜論 — 主要聚焦香港時事、社會、規劃、交通等議題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港鐵站名趣談:荔枝角站與長沙灣站錯配揭秘》及本網誌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