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多年,香港教育制度不斷進行改革,當中最大型的改動就是「三三四學制」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學文憑試)。近日第二屆中學文憑試大學聯招結果揭盅,不少原預算自己有望入讀大學的考生最終卻落空收場。無可否認,每年都必定有一批考獲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的學生無緣成為大學生,但筆者留意到今屆的情況特別嚴重:約2.8名日校考生考獲大學最低入學要求,但只有約1.3萬考生獲派資助大學學位,情況比起「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高考)的時代明顯惡劣。這反映出中學文憑試的大學入學要求過低,為一眾中游考生製造假希望,有必要進行檢討。
先回顧一下高考時代的情況,可以在筆者於2008年撰寫有關資助學士學額的文章中略見端睨:當時每年平均約有1.7萬名高考生符合入大學最低門檻,而資助學額水平則與現時相若(1.45萬個學額,其中約一成為非聯招學額),即是往年只有約四千人無法取得資助學位,再考慮到有一部份考生會選讀自資學位/副學位或索性往外地升學,供求差異的情況尚可勉強接受。可是自從引入中學文憑試以來,落空人數卻有驚人增長。去年第一屆文憑試已經有約2.6萬人達標,即是大約1.3萬人符合入學要求但未能入讀資助學士學位,已經是高考年代的三倍。然而,當局卻沒有留意到入學要求與學位供應的落差,決意維持基本入學要求準則不變,導致今屆出現破紀錄的1.5萬名考生資助大學夢落空。
筆者認為,所謂「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理論上代表已具備修讀大學學位課程的學習能力,並有較大的機會(筆者也同意未必代表百分百機會)獲得大學取錄。然而今年達到大學最低收生要求的考生,不獲大學取錄的人數竟較獲取錄的人數還要多,令最低入學資格變得幾乎沒有甚麼參考價值,甚至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要紓緩大學學位數量與大學入學門檻存有嚴重差異的問題,無非都是循兩個方向著手:增加大學學額及/或提高大學入學要求。增加大學學額固然較容易取得普羅大眾的認同,而且可透過提升香港人口的平均學歷,從而使香港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可是如果要增加的是資助大學學額,以當局「守財奴」的性格,要落實存在一定的難度,也許只能退而求其次,由當局鼓勵辦學團體設立更多私立大學,藉此增加自資學士學額,惟此舉對經濟能力有限的基層考生沒有幫助。另一方面,即使成功落實增加大學學額,都沒有可能一步到位,至少需要十年八載的時間逐步提升。故此,短期可以進行的較務實做法就是研究提升大學入學要求,使其盡量反映現實情況,讓考生有一個更準確的參考指標,減少出現假希望的機會。
目前中學文憑試的大學入學要求,是指中文科及英文科均取得3級成績,而數學科及通識科則取得2級成績,即俗稱的「三三二二」。筆者翻查了考評局公佈的今屆中學文憑試成績統計,發現符合「三三二二」要求而又於一個選修科目取得4級或以上成績約有2萬人,而符合「三三二二」要求而最佳五科的總積點有19分或以上約有1.8萬人,兩者可以作為新大學門檻的主要參考依據。若果將大學入學資格提升至「四四三三三」,即中文、英文不差於4級;數學、通識及一科選修不差於3級,同時最佳五科總積點必須有至少20分,粗略估計約有1.5至1.7萬人達標,人數與高考時代相若,屆時將只有約二千至四千名合資格考生未能入讀資助學士學位,情況比現時大幅改善。
12 個意見:
根本係班大陸學生落黎搶晒D學位
當時每年平均約有1.7萬名高考生符合入大學最低門檻,而資助學額水平則與現時相若(1.45萬個學額,其中約一成為非聯招學額)是有約2,500人最終願望落空。
但沒有計算中五升中七的比率。由中五升中七再升上大學的比率和文憑試升上大學的比率來作比較才看出實況。
不,文中就說得很清楚,是學額沒隨著應考生而增加
之前有會考+高考 分2次淘汰
而現在就一次
而重點是政府承諾過會增加學額甚麼的
以整體計算,如當年約有十四萬中五生,最終大學有1.45萬個學額(用現在數據)。又如今天只有七萬多中學文憑試生,最終大學學額是1.45萬個。
無論一次淘汰或二次淘汰,適齡學生入大學率是提升了很多。
「四四三三三」?
樓主係咪有病呀,第一屆DSE已經有批成績好既考生因為中文得二而入唔到大學,你仲要提高到四。
仲有D人讀文科,數學唔好,如果提高到三,會唔會有大批成績好但數學差既考生入唔到大學。
「四四三三三」呢個建議絕對唔可行。
高考與dse最大分別就在於必修科的數量與重要性,若提高門檻,對一些於某科尤其必修科較差同學不公。以往高考對同學的elective相對較嚴,而事實上現在的dse對語文的要求也比以往提高。
相信政府提3322,一方面是避免如文科狀元冇書讀的情況,另一方面希望藉此推動私立大學的發展。
其實「大學最低入學要求」有甚麼作用?
回 匿名(第一位):
1.3萬個聯招資助學額是固定的,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只能報讀非資助學額,故不構成「搶學位」的情況。
回 King Wolffy:
雖然政府承諾過會增加學額,但可惜一直未肯落實,令香港的大學生比倒逐漸落後於其他競爭對手,也讓很多有能力入讀大學的學生失去了增強學歷的機會。
回 Quality Alchemist:
今天合乎入讀大學資格的學生(不是全體考生)數量較當年明顯為多,惟資助學位數量不變,才導致更多人失望。
回 匿名(第二位及第三位):
筆者的建議是否合理,便要視乎大家對各科重要性的取態了。如果大家認為即使中文或英文等必修科水平差劣,但選修科成績優異的考生也應該可以入讀大學,自然會認為筆者建議不可取。
也許筆者可以作出讓步,維持「三三二二」的門檻,只是新增「最佳五科總積點必須有至少20分」作為大學最低入學要求之一,預計改動之後仍約有1.6至1.8萬人達標。
回 C:
正如文中提及,「大學最低入學要求」應該是「代表已具備修讀大學學位課程的學習能力,並有較大的機會獲得大學取錄」。換句話說,如果考生得知自己成績未及「大學最低入學要求」,便可以完全肯定自己不能入讀本地大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