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9日星期日

「港人首置上車盤」恐怕只是「港人港地」2.0

林鄭月娥新推「港人首置上車盤」制度,筆者覺得效用不大,恐怕只是梁振英「港人港地」的2.0版。 (圖片:Exploringlife@Wikimedia)

林鄭月娥終於以高於預期的票數當選成為香港首位女性行政長官,但民望明顯落後無疑令她贏得不算光彩。正如上一篇文章提到,筆者期望她可以將民望落後的劣勢化為鞭策力,上任後盡快推出一些獲多數市民支持的政策來改善民望。因此,筆者是時候點評其政綱,寫出一些個人見解。首先要談的就是香港最逼切需要處理的房屋問題,林太主打的政綱就是新推「港人首置上車盤」制度,筆者覺得效用不大,恐怕只是梁振英「港人港地」的改良版,按時下流行用語亦即是「2.0版」。

按林太的構思,「港人首置上車盤」本身是由公私營合作興建私樓規格的房屋,對象是超出居屋申請資格的首次置業者,規定有關項目只限售予這些人,惟政府應不會提供樓價補貼,只是透過買家資格的限制,令發展商開價不會過於進取。

如果與「港人港地」比較,「港人首置上車盤」在針對性方面確實有明顯進步,將任何香港永久性居民收窄至未曾置業的一群。筆者不清楚是否會有資產及入息上限,如果有的話,便更加可以避免如「港人港地」變成「港人港豪宅」的情況。

可是,「港人首置上車盤」仍要面對與「港人港地」同樣的問題,就是「杯水車薪」。有意置業者眾多,即使未來五年主力提供「港人首置上車盤」,恐怕也無法滿足多數希望「上車」市民的需求。況且,政府一日無法增加土地供應,「港人首置上車盤」也只會分薄其他公營或私營房屋的供應,繼而引發其他問題。

筆者認為,香港房屋的三大階梯:資助出租公營房屋(公屋)、資助出售公營房屋(包括居屋與被筆者視為「變種居屋」的「綠置居」)以及私營房屋,架構上已算完善,不見得有逼切需要去再架床疊屋地再增一個階梯。那些不合資格申請居屋的中上階層,絕對不是政府需要優先協助的一群。既然當局短期內無法大幅增加房屋供應,當然是要優先幫助相對較有需要的市民。因此,當局應集中較多資源興建公營房屋,尤其是因曾停建多年而嚴重供不應求的居屋,才是讓更多港人可以「首置上車」的良方。

0 個意見:

 
評深宜論 — 主要聚焦香港時事、社會、規劃、交通等議題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港人首置上車盤」恐怕只是「港人港地」2.0》及本網誌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