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位於九龍塘金巴倫道47號的李小龍故居,一度被其業主余彭年打算拿出來拍賣,引起社會頗大的迴響,認為應該保留並改建為李小龍紀念館。現在商務及發展局與余彭年達成共識,將物業恢復原有風貌,並研究將之發展成旅遊景點。筆者對李小龍故居變身紀念館持正面態度,但同時認為這項計劃也有一些需要留意的地方。
筆者主要的顧慮,就是該處的地皮面積其實並不是很大。現時該建築被一間名為「羅曼酒店」的時鐘酒店使用,原本為花園的地方被用作酒店停車場之用。余彭年卻希望要求將現時5,350呎的酒店,擴建成三萬平方呎樓面的紀念館,以加建博物館、電影館等設施,當中需要在地皮上增建一幢二萬多方呎的新建築物。可是這樣的一座龐大新建築,勢必或多或少地影響李小龍故居的原有風貌。加上若增設這座新建築,便未必再有足夠位置設置停車場及旅遊巴士上落客位置等基本設施。不過,假如只是原汁原味地保留故居而不加設新設施,其吸引力必須大打折扣,難以吸引遊客。這一個兩難局面,必須要小心處理。例如當局應該考慮一下,是否值得購入毗鄰的地皮興建新建築,以確保對舊居的影響減到最小。
而筆者另一個較為次要的顧慮,就是該處的位置較為偏僻。該處並無巴士及小巴線直達,由九龍塘站出發步行前往,距離有約700米;從窩打老道的巴士站步行前往則好一些,距離則為約300米。雖然這未致於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也不能夠被完全忽視。
至於李小龍紀念館的經營權,筆者認為也有兩個可以考慮的方向。其一是就像位於甘棠第的孫中山紀念館一樣,由政府全權斥資復修,並交由康文署營運。這可作為「香港電影資料館」的分館。另一個選擇則是交由民間團體(例如「香港李小龍會」)以私人博物館的方式營運,並由政府提供一筆過或定期的資助。應該選擇哪一個方案,得視乎政府對整個計劃的投入程度了。
2 個意見:
其實我想問?博物館可以考慮建在地下嗎?這樣會比較好吧。當然我不知實則是否可行。
回 石先生:
假如是建在地底,技術上應該不是不可行,只是成本明顯高得多而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