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香港國際機場應盡快興建第三條跑道

昨日有報章報道有關廣州及香港的空運競爭的問題。雖然現時香港是區內重要的航空樞紐,但廣州卻不斷壯大自己的機場設施。正如筆者早前提及過廣州計劃興建的會展場地面積已超過香港多倍,廣州白雲機場現時亦已籌建第三條跑道,並將於2010年啟用,相反香港國際機場只有兩條跑道,第三條最快也要2018年才建成。筆者認為,香港無論在貨櫃碼頭還是郵輪碼頭都讓機會被週邊地區後來居上,機場也是如此亦毫不意外,只能希望政府醒覺。

要香港國際機場的吞吐量持續有增長空間,必須要有興建第三條跑道的準備。雖然現時機場已計劃興建更多停機位及新客運大樓,可是沒有新跑道的配合,便不能善用所有資源。當第三條跑道及相關配套設施落成後,機場每年的客運量預計將達8,700萬人次,才可壓倒廣州白雲機場於2010年起能夠處理的7,500萬人次。昔日這條新跑道是預計於2025年至2030年才啟用,現在機場管理局打算提早幾年興建,雖然已被廣州遲了一段時間,但總算是亡羊補牢。

根據報章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第三條跑道有兩個初步方案。其中一個方案是將跑道置於機場島的東北角興建,雖然填海面積較小,但要拆卸亞洲國際博覽館及天際碼頭酒店等建築方可興建。另一個方案是將跑道置於機場島的西北角,距離現時的北面跑道及客運大樓有一段距離,且成本較高。筆者發現兩個方案均刻意避開機場島北岸的中間部份,不知道是否因為該處海床較深還是其他技術性原因了。筆者這個門外漢,當然認為將第三條跑道放在北跑道的正上方就最好了。但假如技術上難以做到,筆者亦希望可以修訂第一個方案,在避免拆卸亞洲國際博覽館等新建築物的前提下興建第三條跑道。

無論如何,希望當局能夠盡快研究興建第三條跑道的細節,使其可以盡快落成啟用,鞏固香港作為區內主要航空樞紐的地位。假如政府不願一下子作大量支出,為何不考慮重新提出將香港機場管理局上市的計劃?這樣便可以順便向市民甚至各地投資者集資,減低政府的支出負擔。

15 個意見:

Declan說...

兩個方案均刻意避開機場島北岸的中間部份,主要是由於當年要挖清海床淤泥作填海興建機場時,把相當多的淤泥傾倒在現時機場島西北端對開的海床。如果唔避開該部分,意味着填海時要再挖起淤泥,這將會再造成污染影響養魚業、白海豚生態,民間阻力無礙會增加。

報道中有關兩個方案的插圖明顯不合比例。翻查機管局的刊物《香港國際機場 2025》(第29頁),可以看到方案二的填海範圍比報道中的插圖大得多。

凱文說...

回 迪仔:
謝謝您提供的資料。
筆者相信,就算能成功避免再挖起淤泥的問題,保育人士仍必然會就大規模填海而影響漁業及生態而大力反對。
要成功落實興建第三條跑道,真是還有漫長的討論。

abc說...

我是反對興建第三條跑道的。
在氣候暖化備受高度關注的今天, 縱使航空業不是產生溫室氣體的最大源頭, 但航空業的發展卻是最有標竿作用的, 所以考慮興建新跑道已不可能單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 其帶來的環境影響也不單是海洋、土地的污染等, 而是往後一段長時增加的航空活動所引發的溫室氣體排放。早前倫敦希斯路機場計劃興建新跑道不是受到空前的反抗嗎?

凱文說...

回 leochill:
這又是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平衡的問題了。假如香港不興建第三條跑道,雖然可以減少香港境內溫室氣體的排放,但無法處理的航班大多數都到了附近競爭對手城市的機場上,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還是相若。除非能夠成功游說區內各個機場停止擴充,否則香港實在沒有必要擔任「環保先鋒」,而將航空的「肥水」流到別人的機場中。

Allan說...

曾特首2007年十大基建曾經提出要興建「深港機場快線」。現在明顯地「不提就即是沒有」。由建議興建第三條跑道已經可以看出,香港和深圳明顯已經由夥伴關係變成競爭對手。

興建第三條跑道最大受害者肯定是深圳、澳門和珠海機場。牽涉這麼大,造價1千3百億這麼高,中央已經同意?只剩半年任期的曾特首會拍板?我很懷疑。

凱文說...

回 Allan:
筆者曾經寫過反對「港深機場快線」的文章,指出有關建設只對深圳有利,所以也樂見有關項目胎死腹中。至於香港興建第三條跑道會否受中央干預,筆者認為這想法是過慮,畢竟香港的航運量實在有興建新跑道的需要,加上工程已獲香港廣泛民意支持,所以相信中央不會隨便干預。

匿名說...

對香港和深圳明顯已經由夥伴關係變成競爭對手。
你見"河肚區""前海", 等港深合作乜不見了。
可能中央見香港唔聽話, 所以要決意DEVELOP 深圳, 去打死香港。 香港人努力吧 !!!

凱文說...

回 匿名:
深圳近年發展迅速,自然有條件由希望與香港合作逐漸改為打算直接與之競爭。

Roger Cheng說...

前海、河套區的港深合作不見有停滯,印象中近期仍有關於河套區的規劃文件出台。

港深西部快速軌道(港深機場鐵路)的規劃方面,香港一方的確是停滯了,近年已甚少有關消息。根據報章報導,在高鐵風波後,香港政府對這條西部快軌也變得更審慎。至於目前進行中的鐵路網絡發展研究,西部快軌則是眾多條納入研究的鐵路線的其中一條。

在深圳一方的規劃文件中,則時常出現西部快軌的走線。當中的原因,可能是深圳一方對這條鐵路比香港積極,亦可能只是因為深圳有較多關於前海地區發展和整體鐵路網絡發展的文件,所以較多機會提及而已。

凱文說...

回 Roger Cheng:
以現時「中港融合」已成為普羅大羅敏感議題的局勢,相信香港政府也未必願意積極推動「港深合作」了。

匿名說...

我咁睇,曾有一種比喻:香港就係一個俾人養慣既小公主,好聲好氣對佢,佢唔理你,敬酒唔飲,搵幾個東北大漢虐待下佢,從此聽教聽話...

雖然有些少重口味同不雅,但只為加強比喻效果."中港融合已成為普羅大羅敏感議題的局勢".早幾年,仲可以同你客客氣氣,但今時今日既景況,已經唔到大家話事了.呢位新特首,最終有一日都會上台,不過神推鬼使之下,呢件事早左5年發生.我相信唔止會推港深機鐵,一地兩檢呢D少事,仲有23條等等...清洗部份反對(外國)勢力,同大商家買辦(地產商)勢力,調整社會價值觀,亦係為2017普選鋪路-香港需要支持國家發展,也需要一個合作既特首.

最後,我講到離哂題又好似好恐怖咁...其實咁發展都對香港有利,加強中港融合,幫助人民幣國際化,先有機會避開現時環球(西方)經濟低潮...

凱文說...

回 匿名:
這樣發展對香港是否真的利大於弊,真是見仁見智了。

匿名說...

對香港好唔好唔係重點,而係順應歷史潮流:事實上香港發左咁多年,好聽叫命水好,衰d講叫發國難財.HKIA做到樞紐亦同理:香港係泠戰時代大中華區少有的自由港.鄰近省市羽翼已豐,我地可以繼續馬照跑舞照跳,但就唔好再用高姿態去打壓其他城市,或者再諗住獨食市場了,香港冇呢個本錢.中港融合係唯一出路,賣服務賣方案,協助中國經濟轉型,但可憐不少香港人仍沉醉於昔日舞曲而錯失機會.

其實文化既本質亦係大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部份人話中港融合會令香港失去特色,但又有冇諗過,改革開放三十年,香港為國家提供左好多發展方向,至少房地產模式就係香港搬過去的.香港既存在,改善左唔少人既命運,所以香港都唔應該抱殘守缺,而係繼續去完成呢個未完既使命-國家要走既路仲有好長.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345501388824225
"現在我們討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政治利益。香港回歸中國,抽象地看,是一塊領土和其人民,重新併進一個大國之內,而這種情況,在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在政治上,通常會發生兩個階段,兩個過程︰第一步是平穩過渡,一切不變,順利回歸。第二步就是逐步併佔,兩者融合。這即是說,從大戰略的角度看,中國的終極利益,就是在政治上「吃下」香港。"

匿名說...

Hong Kong needs a third runway, but it shouldn't be built in or around Chek Lap Kok. The path for taking off or landing will be blocked by Tai Mo Shan. What we need is to explore how to make Macau's and Zhuhai's airports become part of our airport, e.g. by an airside rail link. It takes only about 30 minutes to commute between Chek Lap Kok and Sanzao Airport if there's such an express rail link. Alternatively, we can build a second airport to the south of Soko Islands or Shek Kwu Island.

匿名說...

建議作者可細閱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先生反對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的理據,內容不但指出香港機場的實際需要與第三條跑道的興建關係不大,而且對環境的影響亦不限於空氣污染。

http://tiandiyouqing.blogspot.hk/2012/06/blog-post_11.html

 
評深宜論 — 主要聚焦香港時事、社會、規劃、交通等議題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香港國際機場應盡快興建第三條跑道》及本網誌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