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代開始,教育局積極地將一些收生不足的學校進行「殺校」,停止對它們的資助。當中有學校成功轉為私立學校,但更多的卻難逃倒閉的命運。教育局只以收生人數作為決定是否殺校的唯一準則,而未有考慮其他實際因素,筆者認為局方的政策實在過於僵化及不近人情。
昔日大角咀鮮魚行學校被殺一事曾經引起不少香港人的關注,可惜這件事卻未有影響教育局的殺校政策。除了鮮魚行學校一類「高增值」學校之外,還有其他學校理應值得保留卻成被殺的對象。今日報紙便報道,大埔佛教大光中學因為高中收生不足而撤銷其高中資助,引起大量家長不滿。這間學校的特別之處,就是有一半學生有特殊學習需要,他們當中很多都有學習障礙。可惜的是,教育局卻沒有考慮到該校停辦高中後,那些學生根本難以融合主流學校,變相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另一個筆者想提及的例子,便是赤柱聖德蘭學校。該校是赤柱(可以說是整個香港島東南部)唯一津貼小學。倘若這間學校倒閉,同區(南區)最近的官立或津貼小學位於香港仔,跨區(東區)最近的官立或津貼小學則位於筲箕灣,兩地同樣與赤柱相距10公里車程。很明顯地,這是又一個教育局不按其他實際情況考慮而作出不近人情的殺校決定。還有一些例子,是一方面教育局資助校方大幅改善其設施,轉過頭來便把它殺掉,這簡直是浪費納稅人的金錢。
筆者覺得,教育局只看收生數字決定是否殺校實在過於膚淺。收生數字低,不代表沒有需求,而這些需求往往是其他學校難以滿足的,例如佛教大光中學照顧特殊需要,以及聖德蘭學校照顧當地居民。筆者實在希望教育局能夠靈活變通,按個別學校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繼續提供資助。
0 個意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