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

新建居屋市區選址建議

香港政府日前宣佈復建居屋(有關筆者對新居屋的意見可參閱之前的文章),並於翌日公佈首批新建居屋的選址。這些選址全部都是在新界區,其中三幅土地位於沙田,其餘分別位於大窩口、青衣及元朗,當中部份選址的交通配套並不算理想。筆者認為,居屋不應只集中在新界區,當局應該將不少於一半的新建居屋建於市區,讓有意選購居屋的市民有更多選擇。

居屋建於市區的好處,都是不言而喻的了,筆者不在此浪費時間解釋。當局的選址全部都是在新界區,相信是由於當局未有積極於市區尋找適合發展居屋的用地。筆者認為可以從前公營房屋地皮(包括公屋及臨時房屋區等)及原用作私人住宅發展的地皮取得所需的用地。

首先是前公屋,筆者搜尋資料期間,發現公民黨於數個月之前已作出了類似的建議,提出將北角邨、黃竹坑邨、山谷道邨和何文田邨(第二及七期)這四幅已改為私人住宅發展的前公屋地皮的一半樓面面積改建居屋,預計可提供11,400個單位。筆者沒有這樣進取,心目中的計劃只將三分之一樓面面積改建居屋,其餘三分之二仍可作私人住宅發展,這樣仍可提供約7,600個居屋單位。另一方面,那些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公屋,也是筆者屬意的可行對象,重建後三分之二樓面面積仍可作公屋之用,其餘三分之一則改為居屋單位。這些公屋包括西環邨、健康村第三期、明華大廈、漁光村、大坑西新邨、馬頭圍邨、彩虹邨及和樂邨等。不過,重建公屋並非一時三刻能夠落實,所以這些潛在土地來源並不用急於釋出,大可以分十多年時間分階段使用。

接下來就是前平房區及臨時房屋區,市區昔日有不少土地用作平房區及臨屋區,雖然已拆卸多年,但當中部份土地至今仍是空置。當中最大規模的,就是摩星嶺平房區(公民村)了。筆者在過去的文章中已指出這塊地皮可用作興建公屋,現在作稍作修訂,可將其中三分之一興建居屋。不過,其餘兩個未有發展的市區前平房區(均屬掃桿埔平房區),並不太適宜興建居屋了,其中正民村太接近香港大球場,不宜興建任何住宅,而衛斯理村則處於大坑道豪宅區,平整土地後宜用作私人住宅發展。市區的前臨屋區方面,雖然有不少仍未有訂下用途,但由於多數處於工業區內,適合發展住宅的很少,筆者僅找到九龍灣麗晶花園及啟業邨旁邊的啟耀臨時房屋區可用作居屋用途,而位於大窩坪的龍坪道臨時房屋區則可作私人住宅發展。

最後是原用作私人住宅發展的地皮了。啟德發展區將會興建16,000個私人住宅單位,若能將其中景觀稍遜的一半改為發展居屋,已經是8,000個單位了。另外,筆者也翻查過勾地表,但位於市區的住宅地只得四幅,除了前文提到的何文田邨(兩幅)及北角邨之外,就只有鴨脷洲一幅地,那幅地就在深灣軒後面,而深灣軒原本屬公私混合發展,有三成單位撥作居屋之用,後來因停建居屋而轉變成純私人住宅。筆者認為那塊地用作興建居屋也未嘗不可,反正對岸香港仔也有同樣可遠眺深灣海景的居屋屋苑逸港居。

以上便是筆者的建議,加起來保守估計至少可提供兩萬多個市區居屋單位,比當局暫時只計劃興建萬七個單位還要多。順道談論一個筆者在網上看到的有趣建議,就是將槍會山軍營及九龍東軍營發展居屋。筆者早年已撰文批評解放軍軍營浪費市區寶貴土地,但如果將軍營用地改作居屋用途,筆者卻不敢茍同,並始終覺得自己早年的建議(槍會山軍營作私人住宅用途;九龍東軍營作校舍用途)最為理想。

11 個意見:

匿名說...

看來梁振英陣營應該要參考你的文章了。他說要每年興建3.5萬公屋單位,而且不應集中建在新區,結果被人質疑市區沒有土地供應,你的文章正好指出市區還有哪些土地可以興建公營房屋。

匿名說...

漁光村呢個選擇未必得
依家個度都做緊翻新工程
升降機都可以由無變有..
應該都仲有一段日子可以玩

而且北角個邊,相信政府都有左規劃
唔係既話去年就唔會提出北角碼頭巴士總站重置..

Allan說...

其實我覺得可以搬走葵涌貨櫃碼頭群的幾個碼頭至屯門或青衣來建公/居屋。該處已經有地鐵,交通算方便。

該處的地皮面積非常龐大,可是前往貨櫃碼頭的多數都是貨櫃車,用不著地鐵,浪費交通資源。而且反正香港的貨櫃量已經下跌,搬走了幾個碼頭也影響不大。

凱文說...

回 匿名(第1位):
社會確實似乎較關注「市區公屋用地」名於「市區居屋用地」,但文中的部份建議較為適合發展居屋多於發展公屋,不能將全部建議混為一談。

凱文說...

回 匿名(第2位):

當局選擇只將漁光村翻新而非重建,筆者覺得有點婉惜,畢竟比它遲落成的石排灣邨近十年前已拆卸重建。

至於北角邨方面,當局確實有初步規劃建議,但只要未正式向地產發展商批出任何土地,理論上還可更改有關規劃,否則政黨便不會在幾個月前仍打北角邨地皮的主意了。

凱文說...

回 Allan:
貨運業始終是香港的其中一條命脈,雖然近年有所衰落,但總不能主動自毀長城。

Allan說...

搬走碼頭不等於清拆,請不要誤會。例如將碼頭搬去屯門區,鼓勵貨櫃車用西部通道,更可以減少葵涌和荃灣區的汽車流量。。

凱文說...

回 Allan:
對不起,之前未有清楚留意閣下的建議。可是筆者粗略看過地圖,屯門區及青衣均似乎沒有足夠海旁土地安置貨櫃碼頭。如果一定要搬,恐怕只能考慮大嶼山,不過保育人士的一關必定是十分難通過了。

Allan說...

最近政府研究都表示青衣西南及龍鼓灘為可填海地點。此兩處都非真正適合發展為房屋。

如果此兩地方發展為新的貨櫃碼頭,將現有的葵涌區改建為公屋及居屋,就可以滿足很多人的住屋需要。而且荔景站可以坐班次上尚未飽和的東涌線,公共交通不是太大問題。

凱文說...

回 Allan:
使用青衣西南及龍鼓灘填海地重置葵涌貨櫃碼頭並非完全不可行,但最大問題將會是交通配套需要重新規劃:新貨櫃碼頭的道路網需要應付貨車流量,而舊貨櫃碼頭的住宅區需要接駁現有鐵路,還要擔心鐵路會否飽和的問題。(東涌線要應付將來大嶼山的發展。)

Allan說...

填海之後不論興建甚麼,即使只是一個公園,都有交通需求要解決的啦。如果單單為此而覺得有問題,就好有問題囉。

新貨櫃碼頭的道路網沒有錯需要應付貨車流量,不過至少青衣西南仍然可以接駁上目前仍然比較少車用的昂船洲大橋或汀九橋前往沙田及新界西北。而且對貨櫃車司機來說,始終是"原區安置"。如果新貨櫃碼頭要像你所說建在大嶼山,莫說保育人仕,司機要付青馬大橋過橋費,就已經令我肯定他們會封路示威。

荔景站至少有兩條鐵路線應付新增客量,更可以直達香港區。其他可能填海地點(例如大埔吐露港)只有一條港鐵線,飽和問題難道不是更大?

再者,誰想去東涌呢?如果最後政府以鐵路飽和為理由,要市民選擇發展東涌或荔景,我想答案也不用我多說。

 
評深宜論 — 主要聚焦香港時事、社會、規劃、交通等議題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新建居屋市區選址建議》及本網誌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