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

再談「香港回歸博物館」芻議

「香港回歸博物館」的前地,則建議興建一個大型廣場,並將灣仔的金紫荊廣場及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搬到新廣場,以配合「香港回歸博物館」的主題。 (圖片:Iflwlou@Wikimedia)

先旨聲明,筆者對香港主權移交(俗稱「香港回歸」)一事持中立態度,本文純粹從規劃及旅遊的角度出發。事緣筆者早年在一篇談論天水圍規劃的文章中,提出了成立「香港回歸博物館」的芻議,以中國大陸的遊客為主要對象,期望藉此帶動天水圍的發展。近日筆者收到一名讀者的電郵,對方看到筆者當時的建議,故希望筆者能夠表態支持在西九文化區設置一個名為「香港回歸紀念館」的展覽館。筆者對這個選址持開放態度,但亦認為天水圍依然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址。

根據筆者早年的建議,天水圍可覓地興建一所「香港回歸博物館」,展覽內容包括講述香港主權移交歷史的展板,以及中國大陸各省市送贈的「回歸賀禮」。目前這些三十多件的「回歸賀禮」,散落在香港不同地方的廿多座政府建築內(詳情可見政府之列表),部份建築物的使用者很可能也不知道大堂展示的藝術品就是其中一件「回歸賀禮」。事實上,澳門原來早就設置了一所「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將所有「回歸賀禮」集中在同一地方。筆者在2008年首度提出建議時不知這一點,還以為自己的建議如何大膽前衛,現在看來筆者的見聞真是未夠廣博。

「香港回歸博物館」的前地,則建議興建一個大型廣場,並將灣仔的金紫荊廣場及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搬到新廣場,以配合「香港回歸博物館」的主題。雖然有意見認為金紫荊廣場的賣點是維港景色,但目前灣仔現址的廣場面積似乎細小了一些,大量旅遊巴也為灣仔北帶來交通問題,搬離鬧市即可解決以上兩大問題。就算金紫荊座真的不能搬,至少也應該搬走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因為按照十年前的原定規劃,紀念碑只在臨時暫放在現址,新政府總部落成後將會搬到該處,可是十年後的今日,當局似乎已無意讓新政府總部擺放這座紀念碑,故此最佳安置地點自然就是「香港回歸博物館」的廣場了。

為甚麼筆者當時會建議將「香港回歸博物館」選址天水圍呢?當時所持的最主要理由,就是希望利用中國大陸的自由行旅客帶旺天水圍的發展。「香港回歸博物館」預計可以吸引大量這類旅客到訪天水圍,區內有潛力興建名牌折扣商場(Outlet Mall)及酒店,為天水圍居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不過,幾年後的今日,香港社會對中國大陸的自由行旅客之印象更趨向負面,以上理由是否仍然被香港社會廣泛接受,筆者也不敢斷言。可是如果天水圍能夠多一個旅遊景點,就算對象不是大陸旅客而是香港居民,依然令天水圍社區更添生氣,總算是一件好事。

現在有人提倡在西九文化區設置以香港回歸為主題的紀念館,筆者持開放態度,畢竟那三十多件「回歸賀禮」也可以稱為「藝術品」,總算未有嚴重偏離「文化藝術」的主題,加上筆者也原則上同意將那些「回歸賀禮」集中在一起擺放。然而,目前當局已為西九文化區的展覽館訂出不同的用途,是否能夠容納多一座展館頓成疑問。故此,筆者覺得該館不一定要堅持西九文化區作為唯一可考慮選址,譬如也可以考慮一下當年筆者建議的天水圍。

2 個意見:

匿名說...

你又知香港人一定會無興趣睇?
附上舊聞一則:

逾萬人參觀回歸賀禮展覽 (1998-6-18)

(節錄) 現正在臨時區域市政局沙田大會堂展出的十六件由祖國贈予香港的回歸賀禮,展覽開鑼幾天已吸引了逾一萬人前往參觀。平均每天的參觀人數為二千三百餘人,較臨區局以往在沙田大會堂舉辦的兩個最受歡迎展覽的到訪人數,每天多逾八百餘人。

全文: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199806/18/0618059.htm

凱文說...

回 匿名:
限時展覽當然會很多人了,如果是常設展覽便會是兩回事,因為一般人頂多只會看相同的展品一次。

 
評深宜論 — 主要聚焦香港時事、社會、規劃、交通等議題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再談「香港回歸博物館」芻議》及本網誌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