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愛丁堡廣場香港大會堂旁有一座建築,其地下樓層是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該館於2002年7月啟用,現僅為臨時展館。永久展館原來將會設於添馬艦新政府總部旁,可是因為添馬艦發展工程縮減規模而取消了展館的位置。今年6月,政府建議臨時展館在原址改建成永久展館,驟眼看來沒有甚麼問題,可是筆者發現永久展館規模卻大幅度縮減了,政府卻將之輕描淡寫。
先談談臨時展館的歷史。該址是於1978年建成,原來用作香港市政局的辦公大樓及會議場地。1990年代中,局方耗資120萬港元將底層改建為展覽中心,於1997年12月啟用,介紹市政局的歷史。2000年市政局解散,原址曾一度成為食物環境衛生署辦公室,上層的辦公室則由食物環境衛生署及酒牌局使用。2002年,政府有意設立規劃及基建展覽館,便選取樓面面積僅為460平方米的現址作為臨時展館,待添馬艦政府總部啟用後便搬到永久展館。
究竟原先規劃及基建展覽館永久展館的計劃是怎樣呢?根據2003年4月的一份立法會文件,展覽館的總建築樓面面積約為24,000平方米,其中總樓面面積約18,600平方米。(給大家參考:香港歷史博物館總樓面面積17,500平方米,香港科學館則為13,500平方米。)當中的設施包括一個廣闊的中庭展覽廳、四個主題展覽廳(「城市發展廳」、「交通、物流及資訊廳」、「旅遊廳」及「可持續發展廳」)、青少年學習中心、兒童展覽廳及多用途展覽廳,也設有研討會議廳、演講室、資源中心及其他相關行政及商業設施。但很可惜,這個規模比香港歷史博物館還要大的展覽館計劃,就因為社會有聲音要求降低政府總部的發展密度,而於2006年3月被正式剔除。永久展館的計劃在其後兩年毫無音訊,有面臨流產的危機。
2008年6月,政府終於重新提出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永久展館計劃。展館將佔用大會堂附屬建築物的整座五層建築。那麼總樓面面積呢?只有3,980平方米。雖然這已是臨時展館的八倍,但與原來的計劃相比,減少了超過四分之三。如果沒有這個比較,相信只會有極少人為意這個無聲無息的大縮小了。
另一方面,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改建後的展覽館建築與大會堂及愛丁堡廣場,並破壞這組歷史建築群的原有特色。筆者更聽聞過設計大會堂的其中一位建築師更要求將該座附屬建築拆除,以還原大會堂及愛丁堡廣場落成之初的原貌。由此可見,原址擴建方案,不但侷限了發展規模,更可能會間接影響週邊建築。
因此,筆者希望政府能夠審視一下規劃及基建展覽館永久展館計劃,發掘除了原址擴建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可行的方案。筆者也在此獻計,可以考慮使用中環新海濱被劃作「政府、機構和社區設施」的五號和六號用地。早前筆者已經表示過,實在不能明白為何原建議作為「藝術及文化區」的地方需要三幢13至17層高的獨立建築物。筆者相信,該址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永久展館的一個理想選址,因為除了接近原計劃的選址,也可以以原計劃的規模發展。無論如何,就算另覓選址未能成事,筆者仍寄望擴建計劃能夠盡量增加總樓面面積,有原先計劃的一半(約9,000平方米)已經可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