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筆者在《窺看政府提供的籌建中鐵路最新進展》中,提到沙中線具爭議的「土瓜灣站」及「馬頭圍站」,在最新進展中並未有改動過車站名稱,當時筆者表示過會進一步作解釋。因此筆者現在會於這篇文章中,闡述這兩個車站名稱究竟有甚麼問題,以及有甚麼解決建議。
要知道問題出在哪一處之前,大家必須要了解究竟「土瓜灣」和「馬頭圍」的範圍。「土瓜灣」一名,對於很多區外人來說,廣義上可以指紅磡與九龍城之間那一大片九龍半島東岸地區。那麼狹義上的「土瓜灣」,亦即是土瓜灣這個海灣原來所處的位置又在哪裡?原來是現在海心公園一帶的內陸地區。海心公園的東部本來是一個叫海心島的小島,後來土瓜灣填海,小島才與內陸連為一體。至於「馬頭圍」,古稱「古瑾圍」,原本是位於九龍城南部聖德肋撒醫院現址的一條圍村,後來該址鄰近九龍寨城的龍津碼頭,所以才出現「碼頭圍」的地名,亦即是現在所稱的「馬頭圍」。而「馬頭圍」現今多指亞皆老街與馬頭圍道之間的馬頭圍邨及其鄰近一帶的地區。而「馬頭圍」以東的地區稱為「馬頭涌」,再向海邊方向的地區,則稱為「馬頭角」。
也許讀者會覺得上一段的文字難以消化,可是該處的地名確實較為複雜,所以也難怪港鐵公司對車站命名的草率。港鐵公司「土瓜灣站」的選址,是位於宋皇臺道以北、啟德隧道入口一帶,大半個車站已進入了前啟德機場西南部的範圍。筆者估計這是因為車站鄰近「土瓜灣道」的最北端而得名。至於港鐵公司「馬頭圍站」的選址,則是位於九龍城道最南端、土瓜灣市政大廈暨政府合署一帶。筆者估計這是因為車站鄰近「馬頭圍道」的最南端而得名。
讀者見到筆者強調「土瓜灣道」及「馬頭圍道」,都應該明白港鐵公司為何出錯了。「土瓜灣道」得名的原因,是因為其最南端是土瓜灣;「馬頭圍道」得名的原因,是因為其最北端是馬頭圍。港鐵公司卻以為「土瓜灣道」的最北端仍然是土瓜灣的範圍;「馬頭圍道」的最南端仍然是馬頭圍的範圍。這導致「土瓜灣站」不接近土瓜灣的中心地帶,「馬頭圍站」更與馬頭圍相差一大段距離。這樣的錯誤就彷彿假設像現在的彩虹站,因為鄰近清水灣道而將之命名為「清水灣站」這樣地錯誤。
筆者認為,港鐵「土瓜灣站」的位置應該算是「馬頭角」的範圍,可以考慮稱為「馬頭角站」,又或者以附近「宋王臺」這個著名景點,稱為「宋王臺站」。而「土瓜灣站」這個名稱,應該由港鐵「馬頭圍站」使用,畢竟車站所處位置頗接近土瓜灣的中心地帶。